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德育主题讲座心得体会

www.16system.cn 2022-08-02

德育主题讲座心得体会(精选18篇)

德育主题讲座心得体会 篇1

  在唯物主义教育中,我们被灌输的一个观点是物质决定意识,国家之间的斗争从本质上被认为是各国家之间争斗物质利益的斗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观点不能说是一种错误,但是却也绝对不能称之为全面。

  在该篇讲座中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就是将中东的各种政治和军事上的博弈归结为两个因素,一个是民族上的因素,一个是总价上的因素。而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又是相互关联的。中东的乱局从民族角度来说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之间的争斗,而体现在宗教上则是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争端。

  对历史稍作了解就会知道,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当代世界文化的主流源自中东。从古代人种上来考量,中东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印欧人和亚非人种之间的交错。

  古代埃及属于含族人,而西亚的很多民族,包括叙利亚腓尼基属于闪族人,闪含文化包括阿拉伯文化在个人的理解中一直属于亚非文明的一个组陈部分。而波斯--伊朗来自于高加索山以北,属于印欧语系,印欧族群的南迁的一个重要变现是波斯国家的形成与建立;这种影响在印度同样深刻,表现为前12世纪的雅利安人南迁。

  在波斯--伊朗人南迁之后混合了原有闪含文化以及波斯文化之后,一种新的宗教出现了:索罗亚斯德教,也就是中国人所称的祆教。

  视屏中殷老师有一个明显的错误,就是将祆教与明教相提并论,严格的来说明教是祆教的一个融合了基督教、佛教之后的变体摩尼教。这个宗教在1世纪到5世纪一度流行与地中海世纪以及北非西亚。

  祆教作为波斯的国教在亚历山大征服之后一度受到毁灭性打击,直到萨珊复国其处境才得到好转。但是当萨珊被阿拉伯帝国取代之后,祆教也被作为阿拉伯宗教的伊斯兰教所取代。

  该视频中一个有意思的观点是伊斯兰教中的什叶派是波斯人利用伊斯兰教宗教反抗阿拉伯人的一种形式。这种观点与伊朗末代皇帝巴列维所言颇为相合,后者认为伊斯兰征服强迫波斯人放弃了对于阿胡拉马兹达的信仰,而转为信仰穆斯林,但是在千百年中波斯人从来没有放弃用自己的方式改造伊斯兰教的一种努力。

  在这里,笔者的观点是宗教和民族是一种互为表里又相互替代的事物。

  当代宗教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普世的宗教,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一种是属于某一民族或主要为某一民族所信奉的宗教,如中国的道教,以色列的犹太教,日本的神道教,印度的印度教等等。

  但是如果我们对普世宗教进行一定的剖析,在所谓天启宗教以及亚伯拉罕教系中最先取得统治地位的无疑是基督教。通过320xx年的米兰敕令, 最后到狄奥多西一世时期,最终实现了对于帝国官方信仰的垄断。

  而我们在讨论古代基督教的崛起的时候,我们不能忽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在古代罗马和地中海世界缺乏统一的民族认同,在意义上早期的基督教起到了一种代替民族作为国家基本凝聚中心的作用。

  这种作用的好处和坏处都是相当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在短期内立竿见影的加强了国家的凝聚力;而坏处就是助长了国家的宗教化,将教的问题上升到了民族与政治的问题,而留下了诸多隐患。

  也正是因为如此,欧洲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宗教战争,因为欧洲近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民族国家的兴起。这种民族国家和古代作为整个地中海世界的凝聚核心的天主教之间是存在矛盾的。这种矛盾最为尖锐的体现就是继承了古代罗马国号的,以神圣罗马帝国的形式组织起来的德意志。所以从宗教改革和三十年战争开始,最为严酷的斗争必定要在这篇土地上展开。

  在这种认识下,如果我们能够认同前面逊尼派、什叶派,阿拉伯人、波斯人之间的关系,我们恐怕也能够得出一个类似的结论。

  这种结论对于中国的启示是非常显著的。

  古代宗教的一个特点是宗法性宗教,古代的神明最早应该来说是城邦的守护神。我曾在很多场合引用摩尔根对于古代罗马城邦氏族的总结:氏族的重要权利是氏族祭祀的权利。而氏族明显是血源性和地域性的,因此神明也必然是血源性与地域性的神明。

  这点在楚辞中同样有着深刻的体现,屈原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又说“ 帝子降兮北渚”,前者中帝一次指先辈,后者则是神明。古人说敬天法祖恐怕也就是这个道理。

  这种地域性和宗法性宗教的存在以及变化与宗教发展的总的趋势也是相适应的,因为宗教的趋势是在“更为广大的区域内崇拜更少的神灵”。

  宗法性宗教作为一种以部落和家庭组织起来的崇拜体系必然是分散的,而当社会发展,社会关系得到拓展之后更多的公共的神明就必然会取代氏族的神明从而减少神灵的总量。

  宗法制宗教的另外一个 特点是和作为政治纽带的宗法关系相结合,不存在独立的教团组织。

  当古代社会逐渐发展和虚弱宗法性质之后,这种古代宗教的宗教性同样会受到虚弱而以一种民族文化和风俗的性质被保留下来。

  这个时候如果国家能够以民族的形式组织起来,那么在古代的范畴内则容易表现为非宗教化,例如中国;反之则是西方的以另外一种宗教,一种独立的以教团形式组织起来的宗教为核心纽带构建起一个国家的架构。

  近代的一些国家确实不是通过宗教或者民族,而是通过一种共同的观念的认同组织起来。但是这种观念必然是来源于某种宗教或者准宗教组织,这种观念本身恐怕也体现着民族的烙印。 所以中国当代必须警惕西方的某些思想,警惕西方的某些组织。

  回到视频讲座内容上来,视频中的另外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平衡。这种平衡主要表现为地区之间力量的一个平衡,主要还是逊尼派、什叶派之间的一个平衡。美国的重大的决策失误在于破坏了地区的平衡,而导致了一种混乱局面。

  这种平衡也是和宗教有关的。所谓平衡应该是指原有的力量的一种对比,以中国而论,某些民族争端是自古就存在的,虽然尖锐,但是并非不可调和,因为作为主题民族的汉族的构成已经宗教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如果某种力量企图挑战这种稳定则必须要加以限制和控制了。

德育主题讲座心得体会 篇2

  通过参与YY讲座,我受益匪浅,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一、创设良好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主要动因是--良好的情境。”《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教学中,只有创设条件,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空间,学习效果才能得到增强。

  在情境中创设悬念,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创设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打开思维的闸门,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如教学“0表示没有的意义”时,我有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启发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以极高的热情投入新知的探求过程。上课开始,用课件播放五颜六色的气球正在徐徐上升的情景;然后拿来气球和学生一起玩放飞气球的游戏:每次放飞一个,每放一次问学生手里还有几个气球,把手中的最后一个也放飞了,手中没有气球了,还能用前面所学的5以内数来表示吗?怎么办?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呢?这样,通过安排儿童非常熟悉,非常喜爱的放飞气球的游戏,并在游戏过程中提出问题,从有与无的对比中,突出“一个也没有,用什么表示呢?”自然地将0表示没有的意义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增加了数学知识间的联系,而且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为乐。实践证明,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能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而学生学习过程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只需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和点拨。

  例如教《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时,首先通过学生投票统计并提出问题:“喜欢篮球的有11人,喜欢足球的有9人,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20人。“对吗?”教师轻轻的一句追问,立即激起了学生的思考。原来直接用加法求总数的简单问题遭遇了新的情况,学生开始关注信息之间的关系,产生整理杂乱信息的必要。这时,放手让学生整理学号,当学生调整学号时把既喜欢篮球又喜欢足球的放在中间,老师提问:“这里有16张学号卡,究竟是几个人呢?”学生马上想到可以把重复的学号叠在一起或干脆拿掉一张,老师再次引导:“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人家一眼看出:喜欢篮球的有几人,喜欢足球的有几人,两种都喜欢的有几人?”通过讨论学生觉得可以用笔圈一圈,于是韦恩图自然生成了。教师又巧妙地再次组织如下活动:“如果让你上来贴,你会把学号贴在图上的哪一部分?为什么?”通过这个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韦恩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李老师做到该让学生研究时放手给学生研究,不需要的地方决不浪费时间,从容不迫的巧妙引导大大提高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三、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我们的教育技术也随之现代化,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代替了传统教育的小黑板、挂图等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由“静”变“动”,这是教育的进步。应该说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在公开教学的时候,有些教师为了追求一种时髦,片面追求形式上的花俏,在课堂上,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其实并没有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真正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思维程度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恰到好处,这样才能发挥其优势和特长,才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一年级小朋友在学生求“被减数”的“解决问题”时,应该说此类问题对一年级小朋友来说属于逆向思维的问题,学生总是定势地习惯地运用顺向思维来思考和解决,由于一年级的小朋友的口算比较简单,学生总能一下子把答案口算出来,然后把答案带入算式中进行列式计算。例如,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学校体育室有一些篮球,被小朋友借走8个,还剩7个,学校体育室原来有多少个?一些后进生,遇到这样的题目总是用列式为15-8=7(个)。这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对此类问题的结构以及所求问题与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解,为帮助这部分学生扭转思维上定势,我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运用多媒体课件中“动”的画面来帮助思考“原来”、“借走”和“剩下”三者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课件首先出示一个体育室(没有标明原来一共有多少个篮球)情景,教师此时问:“体育室原来一共有多少个篮球你们知道吗?”“不知道。”此时课件动态演示借走8个,此时教师又问:“是从哪儿借走的?”“从原来里面借走的。”当借走8个演示完后,课件演示出体育室还剩下7个,此时教师追问:“这时你们知道体育室原来一共有多少个篮球吗?”学生异口同声:“15个。”“你们怎么知道的?”一位学生在下面插话:“把借走的8个篮球再还给它就知道了。”这时课件演示借走的8个又回到原来的体育室里,教师问到:“那你们说说要求原来有多少个篮球,怎样算呢?”学生看着课件的演示过程立刻回答到:“把借走的和剩下的加起来。”在这样的解决数学问题中巧妙的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不仅帮助了学生理解了此类问题的思考方法和解答方法,也有利地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使教学难点得到很好的解决,从而发挥了现代教育手段的优势和作用。

  四、建立师生互动关系,提高课堂有效性

  和谐的气氛,是教育教学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条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得到激活,从而把教和学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而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气氛是教师培养起来的,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至关重要。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态度,双方情感的协调或建立愉快的信任和合作关系,需要以教师自身积极情感的建立为基础,以此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给予积极的强化,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说一些肯定和鼓励的话。教师不应该忽视或者嘲笑学生的错误反应,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数学课堂上,应当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扬性、鼓励性、激励性和幽默风趣性的语言来鼓舞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计算“119+59”这道题,教师可问:“这题要简便计算,谁会?”当学生纷纷举手时,说:“那就试试,还要看谁的方法多、妙。”当学生列举了很多种方法时,立即肯定:“你们真能干,找出这么多不同的方法。”对待经常回答问题出色却一时没说对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体态语言,眼睛稍微瞪期待性的直视他:“是这样吗?”或“再想想。”既否定了回答又不伤自尊心。对于差一些的孩子,只要有勇气举手,即使回答出人意料时,教师还要大加赞赏。如此一来,课堂上用美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熏陶,是对学生的信任,对促进学生展示自已的能量有神厅的功能,更能有效促进课堂气氛围的融洽。课后,教师应该与每一位学生进行个人的、积极的交流,针对他们的作业内容、完成方式等说一些支持的话,并认真倾听和接受学生对教学的正确想法,不要只注意个别的学生。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对教学而言,师生关系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与学的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尊重学生人格,热爱每一个学生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起分享理解,体验着生命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应该说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只是与孩子们共同参与学习、进步、成长中的首席代表。我们强调这些,也真是新课程目标所十分期待的。总之,我们要从课堂的有效教学出发,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加赋有实效性,才能焕发出新课程理念在常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使学生在有效的数学课堂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发展了素质.

德育主题讲座心得体会 篇3

  有幸聆听了xx老师《做的老师》的讲座,是那样的真实而心动.

  “做的老师”,是任何一个教师的理想,可什么样的老师才是的老师呢?没有,只有“更好”.用舒泰翔老师的话说,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每天都有一点进步,时间一长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是的,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通过学习,我对爱学生的“爱”有了一个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不单单是欣常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蹲下身子’,而是发自肺腑的对学生的爱”.爱,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惩罚,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不是用一颗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颗颗童心,而是“需要一颗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把“童年还给童年”,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基础。

  要做的老师,那就要带着“爱”这个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爱教育事业,把教育当作自己的一项事业,爱学生,用真正的爱——师爱,去对待学生,为学生的的未来服务!

  由此我也感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还要在自身的工作生活中学会适时适度对自己进行心理调节,快乐地面对自己的人生和事业,面对你的学生和家长,只有保持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你就会感动自己的每一天都是充实幸福的。

  感谢有这样的机会,让我学到了这么多东西,让我再一次坚定了自己的教育信念: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老师!

德育主题讲座心得体会 篇4

  面对当前严峻的社会形势和繁重的就业压力,同学们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前途。越来越多的同学考虑到考研深造。为了帮助大家看清形势、解除疑惑、端正心态、树立信心、规划自己的未来,分团委学习部于20xx年3月13日晚上7点特邀我院陈木森老师、匡俊学长、朱书梁学长、陈倩学姐和夏安琪学姐为我院做这次考研讲座。

  老师、学长学姐们从考研的意义、什么时候考研复习最佳、考什么样的学校和专业等方面并结合自己的考研经验进行了精彩的讲解。他们指出:考研并不困难,只要把你前面和后面那个人打倒就行了,那你就成功了。没什么事是不可能,坦然面对你认为的不可能的事,那你就成功一半了。决定了就要坚持,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不要盲目的复习,要有目标、有策略的复习。我对匡俊学长的一句话印象非常深刻:今天很乏味,明天很乏味,后天很美好。考研的学习中,你只要有决心、恒心、和毅力,即使今天是乏味,明天是乏味,后天一定是美好的!

  陈老师、匡俊学长、朱书梁学长、陈倩学姐和夏安琪学姐对考研的细心讲解和鼓励,使同学们更加坚定了学好各门功课的信心,指引着大家走好大学之路。大家纷纷表示,今后的考研之路不管多坎坷、多辛苦都会认真走下去。不抛弃不放弃就是他们的考研精神。此次活动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这次考研交流会举办得很成功,对我的启发很大,特别是后期的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提出不懂的疑问,主讲人热情地回答。将活动推向高潮。活动最后,好多同学都询问主讲人的联系方式,以便下次遇到疑问能够向他们寻求帮助。非常感谢几位主讲人为我院学生做的这次考研交流,他们为我们院考研的学生指出了方向。此次活动也有欠缺之处:1、事先没有准备好主讲人的名字牌。2、讲座开始时,听众比预期的人数少,讲座开始后才陆续来了一些听众。真心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增强学习的热情,为自己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平台,有更大的发展前途。3、话筒有回音,使得同学们听不太清楚。

  以后的活动中,我将会吸取这次活动的经验与教训,注重细节问题,做好全方位的准备。

德育主题讲座心得体会 篇5

  这次学习,让我感受颇深,也受益无穷,它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语文视野,让我看到了专家对课程标准的深刻解读与实践。在专家的课堂示范与思想引领下,我只感到学习--提高--修炼教师基本功,是当今教师的必修课。现将这次学习感受表述如下:

  通过这次学习,我才明晰地找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学的真谛,那是“培养学生写出一手好字,练就一副好口才,能写一篇好文章。”这就需要识字与写字的有效结合,读说写的有效结合。语文教学是母语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在语文课中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学生,涵养学生性情,陶冶健康个性和健康情操,而并非教两个生字,熟读课文,写两个千篇一律的作文

  读,让学生在教师、文本中进行对话;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引发共鸣,进行情感的碰撞,激发思维的火花;说,解放学生的口,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说出内心的体验,开启表达的源泉;写,让学生将内心的感受与想象,倾注于笔尖,流淌在字里行间。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是一名语文教师的职责。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的去追求、探索,《听专家讲座心得体会》,我们当以专家们为榜样,加强学习,勇与实践,敢于创新,善于反思,做一个有心的读书人,做一个真正能与孩子分享成长快乐的好老师。窦桂梅老师这样说道:“一个教师在他自身的成长状态里可能他懂得了要学习,这就给他带来了好处和实惠。”“书籍是你的最好的,最美丽的容颜。”我们教师本身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工作,天天在跟书本打交道,如果我们离开了书籍,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吗?我想起了陆游在《观书有感》中写到的这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书籍就是我们老师的源头活水。吸纳百家,才能自成一家。不管如何的忙碌,我们都应该在浮躁的现实中寻求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心境,并置身其中朝着理想的目标默默地努力,静静地成长。

  我们应该阅读各方面的书籍,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还应该阅读专业方面的书籍来提高我们的专业水平,更应该阅读学生这一本本无字的书,来让我们攀登上教学艺术的巓峰。我们要靠读书来学习知识、靠课堂来实践教学、靠反思来积累经验,在学习、实践和积累中不断的提升自己,一步步地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正如《师旷论学》中师旷说道:“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也就是说学习不分早晚,阅读也就更不分早晚。

  让我们记住窦桂梅老师在《在阅读中经营生活》中写到的:“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以书为友,学会在阅读中经营生活,迟一天,多一天平庸的困扰;早一天,就多平添一分人生的精彩。”让我们走进阅读,走进生活吧!

  总之,通过本次的观摩学习,专家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范在我的头脑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时时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平等对话,以不同的方式激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注重发掘引导学生的独特体验等等,都非常值得我学习,我将尽力吸取他们的精萃,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德育主题讲座心得体会 篇6

  有幸在南昌参加了国培培训者培训班德学习,非常感谢培训管理者给我们请来了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教授给我们做专题报告,听了她们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值得我好好反思和学习。

  一、邱员太老师主要给我们讲了《期待从平凡走向优秀》,对建立工作室的重要性、工作室对教师的帮助提高,进行了分析讲解。名师工作室,是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集教学、科研、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教师合作共同体。名师工作室以名师为引领,以学科为纽带,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旨在搭建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名师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打造一支学校教育领域中有成就、有影响的高层次教师团队。名师工作室是在推进教育公平的背景下出现的。在影响教育公平的诸多因素中,教师是最为核心的,区域、学校间教育发展的最大差距是师资水平。如何缩小师资水平差距,同时避免大规模的教师流动所引发的负面效应,成为当前推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大挑战。组建名师工作室,通过名师们带领农村地区、薄弱学校的教师提高教育教学业务能力水平,从而有效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成为一项新举措。听了邱员太教师的报告,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特别是从那些经典的事例中,更有许多做法是值得我们去效仿的。

  二、南丰的黄行福老师主讲的专题是《成为优秀的自己——草根生命的专业成长》,对教师工作的心态调整、如何成为优秀的教师,以自己为例进行讲解。一开始,陆教授就帮我们分析了做人的幸福在哪里?:幸福源于有所期盼,有所追求。你的期盼变成了现实,就是幸福;你的追求,一旦满足,就是幸福。幸福很简单,但一定是期望的实现,欲求的满足。

  当然,这里的期盼,这里的追求,都应该是正当的,合情合理的。农村教师,地位、收入均不如公务员,更不如城里的教师,幸福在哪里?来自对工作的追求,来自对事业的执著。工作追求一流的质量,事业追求更高的目标,追求的过程便是幸福,愿望的实现,则更是幸福。

  没有追求,没有期盼,便与幸福无缘。

  幸福源于良好的心态——正视现实,不盲目攀比。 当然,不比,不是逃避,不是盲目乐观,而是一种心态的调整。我们既然来到了农村,来到了落后的区域,我们就得认这个现实,三心而两意,左右而言他;或者一味地埋怨,一味地浮躁,都无济于事。

  总之,黄行福老师,邱员太老师的讲座让我领会到了许多的教学知识,归纳起来最大的启示就是:只要肯潜心钻研,皇天就不会负苦心人。在教学中,除了潜心钻研教材、教法外,更重要的是钻研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

德育主题讲座心得体会 篇7

  今天,5月10日,我有幸听取了市局组织的全国十佳班主任段惠民老师的讲座。全县很多学校的班主任参加了,这次讲座让在座的所有班主任兴致盎然,意犹未尽,我也深有收获。一个老师能在教学上做出如此的成绩,一是坚持耕耘在教育的讲坛上,二是能积极的学习总结,或许热爱就是教育的全部,是他成为名人的必然。

  段老师在班主任岗位上有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也有自己特有的本事和特长。既能让学生大有折服之处,也有出其不意的教育的高招。听了他的讲座,我最为感触的就是他的很特别的教育方式————隐蔽教育法,“润物细无声”,言在此,而意在彼,悄然无声、旁敲侧击的教育,引导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实在是教育的至高境界,“教就是教做人,育就是育心灵”,段老师平时在与学生闲谈时所说的话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在闲谈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反思我的班主任工作,很少能够深入到学生之中去,更别说与学生闲谈,能够与学生交谈时,就是学生犯了错误进行教育时,更多的采用的是压服,而没有跟大多数同学在轻松愉快的交谈中讲做人做事的道理。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教育。是的,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才能不折不扣的听从老师正确的教导。

  当班主任不易,学生有着这样那样,各式各样的麻烦问题,如有处理不好、不当,便会学生有着深远的甚至是一生的影响。他们自主意识强,要求老师更多的发扬民主,当学生犯错误时,最有效的方法是疏导而不是堵。通过一个学生犯错误,教育更多的学生,而不是把犯错误的学生推出去,因为教育不是好学生的专利。教育是生命的乳汁,来滋润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和品格。而一个班主任,也有能力的高低,知识经验的多少,责任心的强弱,影响着教育的方式与效果。听了段惠民老师的讲座,我发觉自己离一个称职的班主任还有很大的距离。一个是由于自己还不成熟,对很多事情的都不能自己开动脑筋,在处理问题时比较少的顾虑到学生的想法,认为他们呢都是小孩子,不懂得很多事情,但是现在看来,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很多学生也会自己思考一些问题,他们从心理希望和老师是站在同等的关系上来进行交流对话。他们渴望老师能够走近他们,和他们能够以诚相待,能够做他们的朋友。这一点我认为我做的不好,平时只有课堂上和他们交流,下课都只管自己的事情。原因一个是自己还不知道怎样的为人师表,另一个是怕苦怕累。听过这个讲座后,我会以段老师为我学习的榜样,走进学生,不仅是教会他们课本上的知识,还希望在他们的人上道路上有帮助。

  一位教育专家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业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内心的要求”而我们在班主任工作中所能学习的,是尽最大的努力,用尽可能优秀、尽可能隐含的方式,表达老师的教育意图。我们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更是要多学习,多积累,多用事实、活例引导学生反思,激发学生内在的真善美,发现自己,反思自己,从而调整自己正确的航行的方向,树立高尚远大的理想。正如段老师所说“博览群书化思想,躬身践行生智慧”好的教育方法胜过千万遍的说教,用教育艺术的魅力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用段老师的话来说,一个老师,就是要有几把“刷子”,关键的时候能给学生露几手。要让学生在某些方面能佩服你,信服你,更能听取你的建议和教育。所以丰富自己的经验,充实自己的学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是初中老师、班主任的必然选择。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更加轻松,更能感觉教育的伟大,惊叹自己教育艺术的高超,更加酷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找寻到生活中快乐的真正含义。

  人,总在学习中成长,也在学习中成熟,也是渐臻完美的必然途径。听了段老师的讲座,使我又重新燃起了对教育的那份热爱,教师这个平凡的职业,虽然清贫,但却是塑造民族之魂,改造人心灵魂的高尚的职业,让我们在快乐中工作,在热爱中生活。

德育主题讲座心得体会 篇8

  “人的差别在业余,学生的差别在课余。”今晚陈老师的面授课让我的内心从最初的失望感逐渐转向被深深的吸引并且为之震撼。

  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本着对语文教育事业的执着探索,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教学道路来(素读,吟诵经典)!她的事迹告诉我,只要用心去追求,没有什么不可以!为什么古代的人只需要短短两年的学习时间就可以吟诗作赋?为什么犹太民族能写会道、智力超群?究其原因,在于“素读”(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这也是日本七田真所提的“右脑教育法”。从我自身的经历看,很认可这一点:孩童时期,是通过记忆训练大脑的黄金期。而吟诵经典恰恰是最好的方法。今晚总算是见识了诗歌吟诵,这才是真正的诗歌啊!

  美,真美,真正美!吟诵出来的诗歌不仅韵味足,而且很容易记。真希望可以去听陈老师的诗歌吟诵课。美好的东西总是可以打动人,心底那颗沉睡很久的种子又开始蠢蠢欲动了……可以说陈老师创造了一个教学奇迹,但正如她自己最后所说的——“如果我没有过人的天赋

  那么,就请时间赐我力量”香水的差别只有那么一点点,可就是这么一点点让它有那么大的差距。人,不也是一样?多用心一点点,多付出一点点,多坚持一点点……或许,时间真的可以给人惊喜。

德育主题讲座心得体会 篇9

  5月21日上午,我有幸聆听了上饶市教研室方建新主任的“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指南”专题讲座。我认真地听着,详细地记录笔记。方主任深入浅出地对课题研究作了方方面面的指导讲解。听完讲座后,我感受颇深,受益非浅!

  一、我明确了什么是“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就是一个以教育教学问题为指向,积聚众人智慧,产生思维火花的研究平台。”这就是方主任通俗易懂的解读。

  二、如何让课题研究做到实用、有效,而且不会造成教师平常的教学负担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校本教研和日常教学工作结合起来。

  三、应找准课题研究的“点“。这是方主任在讲座中给我印象最深,也是给我启发最大的一句话。方主任深入剖析我们小学的课题方案,具体的事例,一针见血地指明了撰写课题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让我们引以为鉴,少走弯路,明白了写好课题方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写好课题方案。

  四、如何做到扎实研究。在这方面,方主任讲了三个方面:1、研究方法的选择。在于文献研究,叙事研究,行动研究,实验研究。2、工作计划的制定与落实。工作计划分为实验计划,学期工作计划。一定按照计划进行。3、各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资料应当体现真实性,典型性,充实性,特色性。要有针对性设计符合本课题研究的相关表格。要有标准性地分类整理材料。

  这次讲座还特意有请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孙锦明院长,教授为我们传经送宝。他提出现如今教育痛苦之源:应试与素质两张皮,教书与育人两割裂。教育与管理相混同,课改与改课两趋同。没有分数过不了今天,只有分数过不了明天。他建议教师多看看杜威的书,他的思想是做中学,让孩子们体验直接经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比如小学数学,我们应该是用少量的数学知识去锻炼数学思维,对于小学阶段的英语主要解决听说能力而不是读写能力。中国的家长们,老师们大多数都要孩子们扬长补短,既要孩子们扬长还要求孩子们补短,这样孩子们学的很累很痛苦,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扬长避短,尊重个体差异。孙博士的讲座太接地气了,迎来了阵阵掌声。

  这次课题研究专题讲座,意义重大,为我们今后申报课题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德育主题讲座心得体会 篇10

  今天下午利用半天时间学习了艾莫老师的培训课程——《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员工》。作为一名全球最具国际化经验的华人培训大师,他的课程的确让人受益匪浅。而在短短的半天学习中,艾莫老师却帮我们解决了很多关于企业与员工的实质性问题,下面就对内容的几大要点,简单的做一下概括。

  一、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

  作为一名员工,要主动了解公司的文化制度明确自己每个阶段的工作职责,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做一个充满爱心、爱岗敬业,与企业理念、愿景相符的优秀的员工。

  员工职业素养要素排序:态度、人品、性格、敬业、专业

  针对艾莫老师说“态度”是五个职业素养中最重要的,我本人也非常认同,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对待任何事,首先你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它,其结果会相差很多,积极乐观的太多往往使你通向成功的彼岸,而消极悲观的态度往往使你深陷深渊。所以,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一定要以这五个职业素养为导向,全面提升自己。

  二、你是什么类型的员工

  企业导入期:开拓型人才

  企业成长期:战略型人才

  企业成熟期:维系型人才

  企业衰退期:矫正型人才

  在企业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企业会选用开拓型人才;当企业稳步发展处于成长期的时候,企业则选用战略型人才,而当企业发展到成熟的时候就把人才需求转为了维系型,等到企业衰退的时候要选用矫正型的员工。

  艾莫老师所讲的“德才”,在这里它包含了诸多意义。而在企业当中我们用来诠释员工时,姑且划分出了四大类型。德大才大的人我们称之为圣人,德小才大的人叫小人,而德大才小的人为君子,德小才也小的人,即是任何企业都不受用的人,我们叫他愚人。形象的阐述,鲜明的对比,通俗易懂,恰如其分。

  在每个企业的建立以及发展过程中,企业处于不同的阶段,就需要有最适合的管理者去管理企业。既然企业在各个阶段的发展中需要不同的人才,那么作为员工就一定要该努力提升自己,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全方面的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争做一个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优秀员工。

  三、成长的渠道五要素

  谁是你的标杆

  谁是你的顾问

  谁是你的教练

  谁是你的支持者

  谁是你的批评者

  在我们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中,都需要有标杆、顾问、教练、支持者和批评者,只有当这些都具备时,我们才会更快的成长,为企业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贡献。

  四、良好的心态

  按照生理学来说,不论男女每个人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倦怠低迷的几天,积极的人选择用乐观取缔消极,因为只有积极乐观的努力去寻找解决的办法才会找到出路,才会有可能获得成功。

  艾莫老师说的大脑里面负向词组多于积极词组的时候,就会影响事情的过程及结果,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做的就是用积极的思维,积极地工作,积极地生活。相信“吸引力法则”,有因必有果,什么样的思想造就什么样的结果。

  当然生活和工作中除了要有积极的心态之外,也要常怀感恩之心,用归零、谦卑、包容的态度建立健康完善的人格。

  五、敬业精神

  作为员工要清楚的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在工作,不计报酬才能获得更多报酬。工作中比薪水更重要的是学习经验、锻炼能力、获得成长的机会。你的工作不只是为了老板,更是为了你自己。如果抱着“工作是为获得薪水”这样的想法不放,一个人终其一生也无法体会到工作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只有树立了为自己工作的信念,有了强烈的自我实现愿望,你才会产生强大的动力。

  六、职业成功的心路历程

  要有一个梦想

  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有一个最有效的计划

  持续的行动

  坚定的信念

  七、做好每件事

  千里之堤溃于蝼蚁之穴。即使我们看来微乎其微的小细节有时也会变得很重要,所以就要求对待任何事,都要用心去做,力争每件事都做到完美,这不仅是对企业忠诚的体现,更是对自己负责的担当,做好每件事,让我们实现更为光彩耀人的人生。

德育主题讲座心得体会 篇11

  进入研究生院已经一年半了,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我参加了很多的学术讲座,让我受益颇多。通过这些讲座,我了解到各个领域的最新发展概况,充实了多方面的知识,拓宽了我的眼界,让我能够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

  其中朱志斌教授和周傲英教授的讲座让我印象尤为深刻。朱志斌教授现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优化理论与算法研究。讲座的主题是图像处理中的优化算法,朱教授的讲解条例清晰、生动有序,通常举一些例子使道理深入清楚,渗透人心,我们都被深深的吸引住了。图像处理是计算机应用领域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从数码相机的普及到、数字电视的开展到遥感图像处理和智能交通,它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科学研究的发展、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善。作为一个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学科,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探索。近年来对数字图像处理的研究倾向于将数字图像作为一个组合优化问题,并采用一系列优化策略完成图像处理任务。

  朱教授特别讲了群智能优化算法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群智能优化算法是模拟生物或生物种群的结构特点、进化规律、行为模式和思维方法等形成的计算技术和方法,具有自组织、自适应和自我学习能力以及良好的全局收敛性、并行性和鲁棒性等特点。常用的群智能优化算法有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布谷鸟搜索算法等。以遗传算法来说,GA是一种全局优化搜索算法,可以对复杂的非线性多维数据空间进行快速有效的计算。特别是由于它不受搜索空间的限制性假设的约束,鲁棒性及固有的并行性等,在图像处理、分析及理解中,具有潜在的发展前景。

  从朱教授的精彩讲座中我还学习到:群智能优化算法不仅仅可以用于图像处理,其实它还可以用于其他很多方面。联系到我的研究方向是项目调度,而项目调度是指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构成,在满足约束的条件下产生达到某种目标的调度方案。项目调度实质上就是组合优化问题,那么我是否可以把群智能优化算法拿过来解决我的研究问题呢?联系到朱教授所讲到的知识以及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知识,我发现是通过群智能优化算法求解项目调度问题是可行的,而且应该会有比较理想的实验效果。

  朱教授的讲座是我进入研究生阶段以来对我影响较大的讲座之一,使我印象深刻,收获也非常大。另一次让我受益匪浅的讲座就是周傲英教授所讲的《从大数据热看我国计算机学

  界的机遇》。周傲英教授是华东师范大学长江特聘教授、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数据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是我国大数据领域的领军人物。

  首先,周傲英教授以幽默风趣的开场白将大家带入大数据的世界,通过Google、Yahoo、Facebook等国外知名计算机巨头以及阿里巴巴、京东等国内计算机巨头的最新发展概况来引入大数据。大数据(big data),或也可称为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

  大数据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有机构预测,“大数据”的发展,将使零售业净利润增长60%以上,制造业的产品开发、组装成本将下降50%以上。在制造行业,企业通过对网上数据分析了解客户需求和掌握市场动向,并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后,就可以有效实现对采购和合理库存量的管理,大大减少因盲目进货而导致销售损失。在商业上,国外一些超市利用对手机的定位和购物推车获得商场内顾客在各处停留时间,利用视频监视图像软件分析顾客购物行为,优化商场布局和货架排列。

  大数据的火爆,也带动了国内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对大数据的热情。20xx年以来,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通信学会先后成立了大数据委员会,研究大数据中的科学与工程问题,科技部的《中国云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和工信部的《物联网“”发展规划》等都把大数据技术作为一项重点予以支持。其中工信部发布的物联网“”规划上,把信息处理技术作为4项关键技术创新工程之一被提出来,其中包括了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挖掘、图像视频智能分析,这都是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另外3项关键技术创新工程,包括信息感知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也都与“大数据”密切相关。

  最后,根据当前应用需求和计算环境变化的现状,周傲英教授提出大数据时代是我国计算机学界面临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大数据的热潮触发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使得“大数据是资产,不是包袱”、“要拿数据说话”等观念逐步深入人心,改变了以往不重视数据积累,不相信数据分析等认识。有了这种思维模式的改变,大数据的应用就有了希望。周傲英教授希望我们能够抓住大数据的热潮中的机遇,努力提高自己,积极投入到科学发展的潮流中。

  总而言之,演讲者们的讲解条理清楚、生动有序,时常举一些实例,让讲的内容深入清楚,渗透人心,我们大家都被深深的吸引住了。通过老师们的讲座,使我能初步领略了专家。

  的一种思想以及思维方式,接触到平时一般接触不到的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和更前端的知识发展概况,提升了我们的专业技能,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受益良多,真心的感谢那些为我们尽心尽力做出精彩讲座的老师和专家们!虽然讲座活动已经过去好长时间,但是我们不能停下科研的步伐,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时刻提醒我们要不断的攀登知识的高峰,充实自我,实现自己的梦想!

德育主题讲座心得体会 篇12

  《百善孝为先》是有史以来中华民族的美德!但如今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却是社会的冷漠。人性的凄凉!

  今天有幸参加了孝子王警官的“践行孝道,大义人生”演讲讲座。

  王春来警官是河南 洛阳的一名狱警,他用自己的孝行开启了成千上万名罪犯冰封的孝心。他的孝行感动了全国。十二年来,他坚守在瘫痪父母的病榻前,为了给父母治病,为了省钱,王警官发明了几十种方便瘫痪病人使用的用具,还学会了打针,量血压,听心率,号脉,化验血糖等基本的医疗和护理知识。他躺在病重的父母中间,一边为母亲翻身,一边为父亲换尿布,十几年如一日,为了照顾父母,他从没出过远门,没有应酬,放弃一切同学朋友的交往,放弃了去北京工作的机会。他每天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但他仍然乐此不疲在其中,他每天除了忙于工作,精心照顾瘫痪在床的父母,很少有时间看书的他竟然写出了四部长篇小说《黑手伸出高墙》《明天谁去坐牢》《中国式忏悔》《河南犹太人》。四部小说被全国三十都家报刊转载,还被出版社推荐到台湾和海外媒体出版。

  如今多家电视台以《孝子警官日子》为主题对他进行专题采访;他更以《弘扬中华文化,做有道德的中国人》为主题在全国循环演讲,演讲次数每天达三场之多,每场都在3小时;他忠孝两全 的事迹迅速影响了全国,感动了无数人;他精彩的演讲深深打动着在场的每一位,潸然泪下。

  曾经以为自己是个很孝顺的人,今天听了王警官的事迹,我这算什么?对父母的愧疚对家人亏欠,我只能努力弥补。孝道我还有待修行。

  是的,我经常说着一句话,老人的今天是我们的明天,善待今天的老人就善待明天的自己。曾经为了父母的唠叨跟父母大发脾气,等自己成为母亲后我深深的体会到父母再多的唠叨都是为了我们的好,我们又何必听的心情烦躁呢!若干年后的你或许也会唠唠叨叨。 《老小孩》《返老还童》都可爱的名字。是啊!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抚养了我们,教我们做人,不图任何的回报。如今,他们老了,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让她们唠叨,不去孝顺他们。有什么理由让她们独守老居,有什么理由让她们看见子女变成一种期望。曾多次去过敬老院,深有体会老人对子女的期盼的眼神。记得第一,二次去的时候我都是流着泪回来的,敬老院多数是孤寡老人,有些是子女实在太忙而去的。不去体会你感受不了他们的那份孤寂。他们也想享受天伦之乐,也想儿孙缠膝戏闹,我们的到来多少让他们有了些许的满足。

  脑海间顿时想起自己的爷爷奶奶和外公,他们三位在我的脑海里是找不到影子的,唯独能在照片中看到他们。我特别羡慕那些能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的人。虽有父母很疼爱我,但我更享受老一辈的宠爱!外婆是我看到的唯一一位老人,我特别的珍惜,记得外婆也特别的宠爱我,或许是我不经常去,也或许是从小我就懂事,经常帮着外婆做事情,外婆很能干,也很贤惠,妈妈得到了外婆的遗传,我也多少在妈妈那里遗传了点。在外婆瘫痪的8年里,工作在外的我时常会回来看望外婆,给她带好吃的,给她洗澡。后来就成了一种习惯,一段时间不去,外婆就会打听我。一听我要去看她,她就会挣扎着起来,一直望门口看,看见我就会很心急的拿手过来拉我。那时的我没想很多,就觉的去看外婆是常理。每当我要走了,外婆总会问什么时候再来。直到后来外婆离开我们了。我又接触了敬老院的老人后,才体会到了外婆当时的心情。我很惭愧!敬老院的老人也跟外婆一样,喜欢热闹,我们的到来给他们带去了一些快乐一些心灵的安慰。。。。。但更多的是给他们留下了一份期待,他们完全把我们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在每次离开都会送好远。现在我终于知道,当爱你的老人在充满期待的看着你时,当你知道哪怕是一点点的成就都能给他们带来无限欣慰时,你就会体会到自己身上充满着能量,或许这就是正能量效应。

  今天的义工行真的很有意义,收获很大。虽然站立了4个多小时,甚至中间因没吃早饭体力不支而头晕目眩,我离场了5分钟,但跟王警官的坚持和执着相比,我差远了。一种信念让我从回会场,我一定要坚持到底。绝不能丢了一米人的脸。相信听了这一堂精彩的演讲,我会更加努力的接受,去面对。你会是父母床前的孝子吗?你会是领导眼里的好员工吗? 你能成为孩子榜样吗?今天我要告诉你,无论你现在是不是?请从这一刻起,以王春来警官为榜样,好好的去孝敬你的父母,无论你多忙,请抽空多陪陪他们。别让老人有太多的期待。照顾老人生活起居是孝,努力工作,事业有成也是孝,而且是大孝。让我们把不快乐,把眼泪,把对别人的仇恨化为一种爱的力量,让我们的社会多些温暖,让我们的孩子多些快乐,希望大家多些诚信和仁爱,接受爱心传递,拒绝冷漠。当看见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尽力帮助别人,向社会传递一份爱心,传递我们的正能量,勇敢的做位有道德有志气的人。

  最后,我要谢谢烦烦,在会议结束时及时给我送来了食品和水,给我的身体及时补充能量!让我坚持到了最后。这就是一米人,互帮互助,团结一致!

德育主题讲座心得体会 篇13

  这次疫情对当前中国经济确实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冲击,特别是对传统服务业和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但是,根据对国内外历史经验的分析,也根据这一阶段,我国疫情防控所取得的超出国际社会预期的积极成效综合判断。我们认为,这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短期的、有限的。

  20__年,我国GDP已经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达到了三分之一,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了1万美元大关。所以经济总量持续扩大,也大大增强了我国应对突发事件冲击的国家力量。

  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开始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和硬条件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提升。所以我们相信这次疫情过后,前期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会得到充分释放,经济增长会迅速反弹回升,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会如期完成,中国依然会是世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当然,中国经济发展依然面临多方面挑战包括经济下行压力、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也包括美国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可能给我们带来的外部冲击等等,但是中国经济增长持续,长期向好、高质量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变化。

  疫情发生后,人民银行遵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借鉴国际经验,立足中国实际,加大逆周期调节的力度,及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保持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也第一时间设立了3000亿专项再贷款,对抗击疫情的重点企业,给予精准的优惠资金的支持。与此同时,人民银行还会同其他有关部门联合出台了金融支持疫情防控的30条措施,有效地发挥了政策的合力,所以这些措施对防控疫情、稳定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同行也对此给予积极的评价。

  当前,我们宏观调控政策空间和政策工具都是充足的,稳健货币政策的基本政策取向也不会变化。我们完全有信心助力打赢这次防控疫情的总体战和阻击战,完全有能力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增长,完全有决心取得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决定性胜利。

德育主题讲座心得体会 篇14

  这是一次令人全神贯注,不会去碰手机的讲座;这是一次主讲人激情澎湃,听者酣畅淋漓的讲座;这是一次没听够,还想继续的讲座。

  一个人在开场时表现得幽默很正常,一个人能滔滔不绝俩小时且持续地有乐点带给大家,不得不说,这就是本事。这个本事来源于田鹏师兄的知识储备量,阅读的成百上千的书籍卷宗;来源于他切真体会的生活故事;更是来源于一名刑辩律师心怀正义温暖,眼含光芒激情去看待社会丑陋的那一面。如此,才有了今天站在法律门槛的我们,收益颇丰。

  假如这场讲座以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点明七大思维模式—事实思维,证据思维,拆分思维,逆向思维,演绎思维,归纳思维,批判性思维,然后进行分析。我想,这会是一次令人昏昏欲睡的讲座。妙就妙在,师兄走进我们,和广大年轻法律人的内心—法律人心里苦啊!而他今天能在这儿开一个成熟流畅的讲座,苦过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目光所及,离开武汉这个有同学师长提供的温床,选择踏向未知的深圳。他哭过,迷茫过,倒下过,又苦苦挣扎一番,爬起来,执起笔,走向夜幕沉沉的寂静,在“于欢辱母案”中,赢得了万众瞩目的绚烂。

  每次扬起的微笑,都是因为流过的泪水。每一位法律人的成功,都要独自走过夜幕沉沉的寂静。师兄用他的经历给我们这些小年轻提前打了一剂强心针—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千锤万凿的磨砺。

  紧接着,便在如何当好一个法律人上为我们做了剖析。首先是认识法学—一门社会科学,堪比文科中的数学,在案例分析中的常常用到数学方法。但不同点在于,数学系有唯一答案,法学能以说服人为答案,死板的法条,运用上,貌似又活了起来。再来是学习上。趁着大一大二的空闲,需要大量阅读且广泛阅读。而我反观自己开学两个月,一本书都还没读完,切切实实敲响了警钟。教材是机械的,可是在学习中,同一门课,看不同版本的教材,做出对比,便是另一种学习之路了。教材阅览后,挑一个最敏感的点,写一篇论文,又是一个层次的提升,一次检验自己的方法。正确理性看待生活中的事儿,也能起到锻炼自己的作用。从客观到主观,从宏观到微观,先抽象再具体。一天多少事儿,四年下来,又有多少事儿。细微之处去打磨。除此之外,还要构建一套系统的框架。比如一本教材,通览章节,再记住每一个一级标题,如此,便有了一本教材的整体把控力。学习生活上,都要做一个有条理的人,有条理才有逻辑,有逻辑才能推理,有推理才有结果。而当遇到疑难时,要有检索能力,去查阅资料,去问相关人士。

  走过大学的学习阶段,到了上手时,仍旧是学习过程,面对一个事件,不能着急下结论,搞清事实,行为,情节出处,不断追问且不限于眼前他人给出的结果,亲手证明。从接下第一个案件,作出感悟,到十个案件成为经验,一百个案件便要找规律了。应该说,法律人的一生,都是学习的过程。

  法律人不认眼泪,不信假设,不靠猜测。法律无情却有情。法律人,争当社会好医生!

德育主题讲座心得体会 篇15

  1月17日上午,在岫岩高中实验楼五楼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公益讲座—《孝道与幸福人生》专题”报告会。大会邀请到了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栏目总导演吕明晰先生,在3个多小时的演讲中,吕明晰按照“孝道与幸福”的主题,对传统文化、孝道、感恩、大爱进行了逐一诠释。其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对孝道的理解。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孝道”一直被历朝历代深深重视,甚至被奉为“国之根本”。 孝,作为中国传统的道德准则,千百年来规范着世世代代,贯彻于万户千家。其内涵就是善事父母、尊敬父母。应该说,经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孝”是完全可以同社会道德融合的,值得广泛倡导,大力弘扬。

  我觉得,如果把“尊重老人,孝敬父母”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切入口和着力点,把中华民族“崇孝”的传统美德植入到学生的大脑中,融于学校的德育体系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能辐射到家庭和社会。试想,当父母在家里感受到子女的孝敬时,他们又怎能不去更加孝敬自己的父母。如此这般,间接提高了家庭的文明程度,又必将推动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与进步。吕明晰导演说,孝道是家庭和睦的基础、人类幸福的源泉、国家长治久安的和谐助力;恭敬是一种心态、一种生活方式;善良是人类共同的美德,与人为善可以得道多助;大爱是最高的人生境界,是幸福的重要来源。他说,对父母的孝应当有三个层次,不仅要孝养其身,确保老人的吃穿住行,还要孝养其心,满足老人精神上的需要,使之心里快乐起来,更要孝养其志,顺着老人的爱好和愿望来,让他们觉得活着有所作为。

  吕明晰老师他认为当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很多道德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自身道德做起,而孝道作为道德的根本更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他认为“孝”是人格完整的基础,有“孝”的人也有责任心,有担当,知恩图报。“孝”是成功的保证,有“孝”的人讲义气、有爱心,会得到大家的合力相助,能够成就大的事业。“孝”同时也是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源泉。

  历史相隔久远,时代已然变迁,如何把中华民族的美德基因,流畅而不生涩地浇铸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心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儿歌声中入睡,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灾灾病病使父母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读书升学费花去父母多少心血;立业成家铺垫着父母多少艰辛。可以说,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如果人类应该有爱,那么首先是爱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谈到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

  行孝是天下所有做子女的应该做的,行孝不需要豪言壮语,需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当父母上年纪时,更需要精神上的关爱,如果有时间,应该多陪陪父母,让他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的确,我们对父母的孝不用轰轰烈烈,我们也许只要多陪陪他们,做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父母就会十分幸福。正如吕导演所说:“对母亲的爱细化了之后更亲切”。 作为儿女,我们一定要抓紧!趁我们父母健在的光阴好好孝敬父母,别等父母走了,才留下的是永久长远的懊悔和难以了结的孝愿。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远无法弥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岁月间隙的承接,“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追悔,“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演讲结束时,吕明晰总结说:一个不懂孝道的人,是不完整的人;一个不讲孝道的民族,是一个道德残缺的民族。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打开孝与爱的闸门,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就会水到渠成。

  通过这次报告,让我再一次受到关于“孝道”的心灵洗礼,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主动弘扬中国伟大的传统文化,更要时时刻刻重视对学生们“孝道”的培养,让“百善孝为先”的理念不断地传播下去,共同建造和谐、健康的社会。

德育主题讲座心得体会 篇16

  在我没调入石小之前,就早有耳闻石小在作文教学中颇有研究。今日,有幸聆听了谢老师的讲座——作文教学“五步法”,再次让我领略到了石小的老一辈们为学校所做出的贡献以及他们曾创造的辉煌。作为一名现任的石小语文老师,我深感惭愧。我想,我们只有继承和创新老一辈的优良传统,才不会愧对石小的老前辈们。

  在近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中,谢老师对“作前指导”作了非常具体的阐述。他强调教师应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特别是一些有趣的、新鲜的材料。而且,给学生准备的时间至少一个星期,多则一个月至一个学期。说实话,从教这么多年,除了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外,从来没想过要在“作前指导”中下那么大功夫。今日一听,忽觉自己真是误人子弟啊!由此,我想到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他们良好的观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然而,学生作文则往往空洞无物,这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观察,而是我们在他们中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习惯。我们应指导学生时时、处处留心周围的事物,遇事多问,积极思考,逐步养成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在教室里种花,让学生观察发芽、长叶、爬蔓、开花的过程;大课间活动开始了,让学生说说你最感兴趣的一项活动;同学们冒雨到校上课,及时让学生描写刮风下雨的情景,谈自己身处雨中的感受;举行完校运动会,让学生描写运动员奋力拼搏的飒爽英姿;自己受到表扬后的激动神态,做错事后的懊悔心情……如果学生能够随时描写自己身边的事物,则说明学生已养成了观察的习惯,这样便会自觉地积累写话素材,写话时就能做到有内容可写了。

  低段写话的目的是什么?这是开展低段写话教学必须首先弄清的一个基本问题。听了谢老师的讲座,我也深深地反思自己的写话教学,发现自己确有拔苗助长之嫌。《语文课程标准》将低年级作文改为写话,强调要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让学生在写话中积累经验。的确,儿童经过几年学前教育生活,口语系统已初步形成,并能基本满足日常生活交际的需要。而书面语系统才刚刚起步,因此,低段写话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零起点教学。如果提出过高的要求,无疑是对学生心理能量的挑战。一旦这种心理能量消耗超出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学生就自然会产生一种畏缩心理。他们会寻找一种能降低心理能量消耗的办法,那就是编故事,抄作文。因此,低段写话中,多进行一些日常随机小练笔还是比较好的一种训练方法。如:学习了《黄山奇石》后,让学生写写导游词;学了《我要的是葫芦》一课,让学生想象第二次种葫芦,这样的小练笔字数不多,能使教师更多地关注语言的质量,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反馈和矫正。经常进行这种小练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表达能力,尤其是中下学生收益更大。

德育主题讲座心得体会 篇17

  周四晚听了场海文考研的讲座,感受深刻。首先,讲座开始时老师是通过问问题的方式热场。根据现在在校大学生普片存在的问题,感觉到迷茫,目标不明确,从而问出他们的需求。然后列举了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让在校大学生看到毕业后的就业压力。通过问问题,问出痛苦,然后将其痛苦扩大化。

  互动过程中,很多同学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当老师问到他,你毕业以后要干什么?回答是找一份好的工作。那你觉得怎么样的工作在你看来才算好呢?这时很多同学就答得很笼统了,多数提到的都是薪水。假如说自己连毕业后要干什么,能干什么,都不知道的话,那么如何朝着一个方向奋斗。

  接下来老师就开始介绍考研的一些课程,例如:数学、英语、政治辅导班。然后列举了一些考研的好处:1.读研不像本科,可以边读边在学校代课兼职。2.读研能进一步深造你的专业技能,使你的专业更上一层楼。这就是销售过程当中,问出痛苦,然后对症下药吧。

  但是考研就能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吗?读了研究生,毕业以后就能找份好工作吗?这些都是我们每个应届大学毕业生,应该考虑的问题。在平日里我问了一些即将参加考研的同学,你们为什么考研呢?有以下几种答案:1.就业压力大读了研能找个好工作。2.想考回自己的家乡。3.高中时候想考某个大学,但是没有考上,现在想考回去。4.觉得自己专业不好找工作,也就只有考研了。种种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反应出一个问题,没有一个明确清晰的目标。

  结合我自身的问题,我觉得自己首先应该把心态摆正。现在大学生一抓一大把,不要认为自己有多牛,多了不起。我所在的学校并不是什么“985”“211”院校,所以更应该摆正心态。其次,不管我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我都会充实的做好自己活在当下。因为我知道:1.成功是因为态度。2.找方法,而不是找借口。3.没有失败,只是暂时没有成功。4.命运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嘴里。5.我们不改变坏习惯,它将控制我们一生。6.你越努力,你的运气就越好。7.如果事情无法改变,就改变自己。8.有梦就会实现。

  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所以一切的一切都由你来决定。

德育主题讲座心得体会 篇18

  9月8日,全国十佳班主任段惠民老师来到百色右江区第六中学举办了一场关于“做智慧教师――外师内悟”的主题讲座。

  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段老师的报告《感悟生活的教育智慧》,虽然我不是一名班主任,他老的讲座让我真正见识了一个班主任精彩。生动有趣、诙谐幽默,掌声和笑声不断,虽然有着表演的成分,但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对班主任工作的那份热爱。

  段惠民老师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现任教于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十五中学,河南省班主任工作研究会会员。他说: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大写的人,然后才配做,才能做教育人的教育,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教育人的教育人。他主讲的内容是“教就是教做人,育就是育心灵”,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教育是什么?今天,通过聆听段惠民老师的讲座,让我真正明白教育就是把“人”当做“人”来培养,教育就是把“人”培养成“人”。而教育诸多悲剧的产生就是没有把“人”当做“人”来教育。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所持有的态度就是“想大问题做小事情”,而段惠民老师就是这样做的。

  听他的讲座,让我真正见识一个教育者的胸怀和对教育事业的炽热。听他的讲座,真的是一种享受,听他的讲座,更让我知道自己的不足。

  教育专家魏书生说过:“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教育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教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更有学生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于是教师收获的是双倍的、乃至更多于其他劳动倍数的幸福。”而王宝祥在《新时期班主任工作》中谈到:“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如果没有当过班主任或者做不好班主任工作,那么,他不能算一个完整的好的老师,只能算半个老师。他在育人事业中所作的贡献,就有了重要的欠缺。他所体尝到的教师职业的崇高和幸福,也会留下太多的遗憾。”然而,一个好的班主任究竟是怎样炼成的呢?

  段惠民老师在讲座中其实给我们指明了一条道路,这就是学习、实践、反思,如果再加上“勤于反思成名师”就更完整点。一个不热爱读书的学生,很难成为大学生;一个不热爱读书的教师,很难成为大教师,更不用说成为大师!这是他的经典语句。从他讲的仅有的几个案例中,我分别看到了班主任工作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门学问和艺术。是值得我们终身学习和研究的。而这恰恰是成为一个名班主任的成功之道。“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想得深”才能“做得透”!最后我再用段老师的一句话来结束我这次的报告:“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技能。常在河边走,早晚会湿鞋。天天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总有一天会发现成功的途径,实现自己的理想。”

  名师之道远,除了切实的目标、一点一滴的坚持和认真负责的做事态度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待学生的一颗爱心。我们要始终坚信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不要妄图“张三”变成“李四”,否则只能耗尽心力徒劳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