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教育心得体会 >

浅谈开放式教育

www.16system.cn 2022-07-30

浅谈开放式教育(通用19篇)

浅谈开放式教育 篇1

  【摘要】近年来,高校在实验教学改革、创新实验、开放性实验等方面有了不少的尝试,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文章就作者在实验教学改革中获得的感想和体会作了一些总结。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创新性开放

  实验教学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实践教育向学生传授实验技术理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模式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1开放性实验教学

  近几年来,高等学校连续扩招,在校生人数急剧增加。但是,由于办学经费匮乏,实验的仪器设备等并未相应增加,导致实验课中配套台件数缺乏,师资力量无法跟上。而现今,实验教学内容较以前更加成熟、系统,仅靠计划实验学时,很难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深入掌握相关技能。

  开放实验教学模式,实现了时间与场地的开放,充分发挥师资力量与资源利用率。该模式与传统模式不同,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实验类型多为设计性、综合性和研究性的实验项目,教师只是启发、引导和指导者,从实验方案的制定、资料的查询、材料的选择,仪器的调试、实际的操作、数据的处理、结果的分析等,都由学生独立完成。这不但符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和发展性教学原则,而且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2创新实验项目的开发

  实验项目的开设关系到学生学习知识的导向,兴趣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等等,作用至关重要。因此,需要通过准确设立实验项目达到培养目的。

  如在力学类实验中,笔者所在实验室开出的“桁架内力分布测定”实验项目中,各种结构组件可组成许多不同实验类型的实验对象,可以是验证性的,也可是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也是可多样的,由此便有效地解决了所谓的“资源不足”瓶颈问题,使学生采用多方位思维方式,创造性地进行优化的结构力学实验,鼓励主动性地采用新观点和新技术。还先后开出“桥梁模型应力应变”、“特殊构件应力测试”等多个综合性创新实验项目,供不同专业的学生选用。这些项目内容源于课程又高于课程,工程背景广泛,有着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充分利用科技项目

  实行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促进产学研一体化。让本科生、研究生参与纵、横向课题研究,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拓展学习的领域,学习邻近学科的知识;对本学科领域前人的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充分认识本专业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了解本专业领域最新的科研动态和专业发展前景,明确研究目标。对自己研究方向范围内的知识有着较为深刻、透彻的了解,知道自己该学习和该掌握哪些知识。树立起明确的研究目标后,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就会增强。在科研实践中,老师指导学生独立进行文献查阅、实验方案设计、研究结果归纳、论文写作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全过程的尝试与摸索,学生将慢慢体会到哪些方法是科学的,哪些方法是适合自己的,哪些方法是可以综合运用的,在不断的积累和启发中逐步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性探究式学习能力。

  4充分发挥基地、科技竞赛

  高校各种基地是实践教育的最有利的资源,如国家实验室、培训中心、与企业联办的研究中心等,这些基地都有较先进、成熟的软硬件条件,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另外,还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各级组织举办多项科技竞赛,例如,建筑模型大赛、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等大型科技竞赛,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差距,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在实验教学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不少好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今后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仍需不断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牢固竖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创造更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环境。

浅谈开放式教育 篇2

  我是开放教育20xx年(春季)法学专科的学生。到现在,学习日程已经有近1个月了,通过学习,感想和收获颇多,从学习中也得到很多益处。下面分几个方面简要谈一谈在开放教育学习中的体会。

  一、开放教育为我提供了再次"充电"的机会,使我找到了完成专科学业梦想的捷径

  在实际工作中我深深感到知识的匮乏和不足,渴望补充自身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自身业务水品的欲望与日俱增。只有不断学习深造,才能更好的适应工作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多年来,我一直期盼有机会继续深造学习,借以提升文化水平和现代科技理论知识,以应对社会的进步和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正当我在寻找适合的学习途径时,单位同志向我介绍了开放教育的办学模式和它所独具的免试入学、以自主学习为主、学习方式灵活、采用多媒体教材和现代信息手段等特点,这是任何高等教育所无法比拟的全新的教育模式。种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使我下定决心,选择了桦甸电大开放教育专科的学习。回顾已经走过的学习历程,自己的确受益匪浅,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作的施行,正是为我们这些有工作却依然梦想继续求学深造的同志而专门设计的,这种教育体制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要求,符合广大在职求知学生的共同心愿,是所有参加开放教育众多学生的理想选择。

  二、所学知识指导本岗位具体工作,丰富才学,学以致用

  参加电大学习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开很多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在开放教育的课程设计上,中央电大为我们统设的科目合理、时代感强。桦甸电大为我们设计的选修课程,即针对开放教育学生的个性又能考虑社会所需的特性。不仅如此,学校还为开放教育的学生提供了现代化教学设备,选调了博学多才、专业知识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任教。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我们学到了例如《法理学》、《宪法学》、《英语》等课程,这与我们日常工作于生活紧密相连、休戚相关。通过学习不仅丰富了自己的学识,同时,也能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指导实际工作,提高了工作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深深地感谢桦甸电大为我们提供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途径和载体。衷心祝愿桦甸电大在实施开放教育的过程中,为社会培养大量具有各类专业特长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对于我们已经参加工作的学员来说,舍去应酬、坚持到校上课,挤出时间、完成作业和自学计划,真正的保证按时到校参加面授辅导、网上自学和撰写作业,是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像我们这些参加工作的学员,都有自己的事业,干着具体工作的。又由于,社会交往的需要,各种应酬之事也此起彼伏、接应不暇。自从参加开放教育学习后,为了保证各科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我给自己定下了两条落实的措施。第一,要舍去日常不必要的应酬、坚持按时到校上课;第二,每天要挤出一小时,以保证完成作业,使自学计划落到实处。如遇到确实忙不开,致使当天一小时的学习计划没有完成,那么就采取依次顺延后补的方法,在第二天里花上一个小时,依此类推,从而保证了每周学习任务的完成。经过3月的学习,我个人的体会是坚持到校上课,每天务必抽出一个小时来学习,不仅使自己增长了知识,提高实际工作水平,并没有因此影响到什么,反而学到了很多知识。

  三、与时俱进,转变观念,紧跟形势,及时掌握现代学习技法,提高学习质量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远程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参加开放教育学习后,使我感受最大的是,这种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和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参加电大学习的学生专业背景、文化基础、自学能力以及年龄、职业、家务负担等方面情况各不相同,因此不可能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时间安排,使学生以同样的进度完成学习任务。开放教育的优越性就在于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较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3个月来,通过参加开放教育的学习,自己对传统教育形式的认识发生了深刻转变,观念进一步更新。在学习中能够及时掌握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利用各种媒介帮助提高学习效果。在学习过程中,每当遇到问题时,能够虚心向学习小组的同学请教、咨询,或与他们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通过答疑电话、网上讨论版(BBS)和专业课程老师的电子信箱传递电子邮件等途径寻求解答。这些先进的现代化教学途径和手段为参加开放教育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高等教育体制的重大改革,是教育体制的重大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坚持与时俱进地具体体现。如何搞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加快建立学生分散化、个别化自主学习的终身教育的学习模式,还有待学校与我们继续深入探讨和研究。

浅谈开放式教育 篇3

  开放式教学它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看作处于不断发展过程的学习主体,看作是一个身心不断构建、升华过程的人,始终把教学过程当作一个动态的、变化的、不断生成的过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地思考,主动地探索,把“教”建立在“学”上,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更有利于创造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因素,使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使人格得到发展和完善。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在我国,小组合作学习刚刚起步,但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被人们接受并付诸于实践。不少学校对学生的组织和管理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对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几乎没有涉及。本文稿把切入点放在教师层面,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知识结构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怎样的作用?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怎样的提高?这是本文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 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理论支撑是:社会互动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

  社会互动理论(theory of social interaction)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西鲍特和凯利(H.elley)于1959年提出,该理论认为:任何人际关系的本质都是相互作用的,互动是有序性的,在两人或多人群体交往中,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目标来行动,并可以通过不同的行为次序来达到目的,每一种行为次序都有成功达到目标的可能,而成功的概率取决于对方的行动。就师生双方而言,学生选择某一特定的行为不仅依赖于个人或小组的内在需要,而且依赖于教师的反应,反之亦然。互动理论的有效性是“彼此相依”,讲究配合的默契。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充电,缩短距离,在与学生的互动关联中,提高教师的素质。双方通过内外角色的成功转换,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潜能以及提高教师的素质。

  多元智能理论(theory of multi—intelligence)是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家德纳教授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有七种,数学逻辑智能、语言技巧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位置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教育应该是全面开发每个人的这七种智能。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认识人类智能的多元性和多样性、发展性。要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和最优智能,必须依托教师的多元智能结构和有效指导,寻求师生的最佳组合,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学校要对每一个教师都给予充分的理解并使之得到最好的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为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提供了“体悟”的新途径。把视线从学生发展移向关注教师发展时,希望教师的教育观念能发生较大的转变。这些转变包括: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培养创新精神;转变以科学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整体化知识的教育观念;转变以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智力与非智力协调发展;转变以做事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做人做事相结合。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为目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与合作,从而完成共同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形式。在职高数学教学中,老师已经逐步重视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自主合作活动,借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数学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离开了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就难以畅通地进行,在小组中学生能主动操作、观察、思考、讨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增多;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求老师转变观念,形成新的学生观,教学观。

  首先,形成新的学生观。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广泛调动起来之后,学生的个性得以解放,潜在能力得以开发,有些原来教师认为是差生的学生,有时竟能独立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发表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深刻见解,这一现象在不同程度地改变着教师的学生观。

  其次,形成新的教学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使教师们逐步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增强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意识,明确了自己的主要任务是激励、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而不能代替学生学习。教师们深刻地认识到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从学生熟悉的情意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创造性地设计、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真正搭建学生与教师共同发展的平台,树立以“人的发展”为宗旨的教学观,以合作为基础的师生观,以探究为手段的方法观,以发展思维为本的训练观。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角色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与倡导者,应有效开展数学课堂的合作学习的对策 :

  1、教会合作技能,培养合作习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将合作的技能教给学生,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使其养成一种合作习惯的同时,具备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应教会学生以下基本的合作技能:学会“倾听”,学会“述说”,学会组织管理,学生要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善于分工,勇于负责,根据不同意见,作总结性发言。

  2、建立“异质性”的学生互助小组 。分组原则,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

  3、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造合作机会 : 某些有一定探索性、挑战性的内容、结果容易出现分歧的内容、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另外,方法不确定、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内容,也适合通过小组合作进行。

  三、教师从台前退到幕后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小组合作前,教师要有适当的讲述。讲述的目的主要有三:一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告诉学生他们会学习什么,他们必须掌握什么;三是将新信息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为学生尽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提供必要的帮助。为了保证讲述的有效性,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呈现信息,一般情况下教师讲述的量要适当,不宜太多或太少,要抓住学生在学习中需要记住或使用的重要内容来讲。

  小组合作以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反馈合作学习的信息,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有效指导。教师应能以宽容的情怀作积极的启发引导,促使学生的思维发生高度碰撞。

  四、小组合作学习要体现开放性

  21世纪《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教师应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的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而不是以教科书上的或教师事先预设的答案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这就要求教师应不拘泥于教材,要灵活地运用教材,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展开思考,开拓学生的思路,启发他们探求多种多样的正确答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以往教师的教学内容都是提前设计好的,教师在这方面掌握设计的主动权。现在教师既有预设的教学内容,又有生成性教学内容,另外还有一部分教学内容是学生课下搜集的材料,教师要对这些材料加以分析整理,同样具有生成性的特点。开放的教学内容源于现代课程意识,课程应当是由教科书、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探究开放的教学内容。1、 教科书内容:学好所有教科书上的内容,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2、课外书内容:古今多少学者说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真正的学问上有所造就的无一不是阅读了大量的自己感兴趣的课外读物,这是非常重要的内容。3、生活内容:有人说生活就是一所无门的大学。开放式教学要贴近鲜活的生活。尤其是语文教学,学生时时刻刻都离不开语言的实践.4、实践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当前教学当务之急,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脚是现代教学特点。

  课堂向课外开放。

  课堂向家庭开放。

  合作学习是一种体现自我协调、同伴优势互补的有效学习方式。只要教师掌握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设计好合作交流的内容,采用好评价方式,充分发挥教师在合作中的协调点拨的作用,就一定能使不同的学生在愉快中学习知识,能力都得到培养。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呼唤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培养学生学会收集、学会表达、学会讨论、学会倾听、学会分工的能力,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

浅谈开放式教育 篇4

  7月5日,我有幸参加了台山市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专题培训,一天的培训使我感受深刻,收获良多。

  上午,我们听了两位老师的作文辅导课,首先是台城二小的伍老师的《父母的爱》的作文辅导课,伍老师以我们平常的引导方式进行教学,采用有关爱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心底的爱,并举出一篇文章让学生从中找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指导学生写作。通过指导学生都能写出一段比较好的文章。接着是听深圳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小月老师指导学生话题作文教学《水》,小月老师以开放式的习作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她“水”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种类的水,然后不同的水说出不同的事。出示自己的“下水”作文让学生欣赏,并要求学生尝试写散文,小说。学生们即兴发挥很好。小月老师还告诉学生写作文自己喜欢怎样写就怎样写。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两种不同的效果,但相对比,开放式教学课堂灵活,学生发挥好。

  下午,由深圳宝安区坪洲小学张云鹰校长对前面两位教师的作文教学示范课进行了点评,张校长的点评非常精细,面面俱到。张校长对自己执教《“○”的联想》的教学预案与课堂生成作了精彩分享。张校长就“开放式习作教学”的基本理念、核心概念、关键与创新点、九种范式与操作策略、实验效果等进行了介绍。“张云鹰老师的作文示范课和专题报告,彰显了新思想、新理念,展示了新策略、新方法,让人耳目一新。从教了二十多年,今天听了张校长的讲座,我突然茅塞顿开,我们老式的作文教学方法应该改进了。,《开放式习作教学》从理念、思维、情感、内容、表达、文体、范式和评价等方面,揭示了开放式习作教学的内涵,全方位展现了开放式习作教学的体系。习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张云鹰校长突破了传统的习作教学樊篱,构建了开放的习作教学理念。《开放式习作教学》对写作教学,更是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能以最快的速度迈上科学高效的习作教学轨道。

  以上是我参加《开放式习作教学》培训后的学习体会,如有不到之处请指教。

浅谈开放式教育 篇5

  一周的时间,17中教学开放日,很好的学习与交流机会,所以抽出时间前往听课。听课的感受与心得整理如下:

  1。充分感受到了老师们的敬业精神,态度决定一切,对学生、对自己的工作以及对其它任何事情,这句话永远重要。

  2。听课中感受到的教学风格:亲切的、自然的、以情感人的。其实在这方面是自己的擅长。做老师的工作比演员还更要注重与观众的交流,与学生要有眼光的交流,或鼓励、或赞赏、或提醒。

  3。注意教学内容的正确与准确。新课改后的内容在简化,从业人员最低线的要求就是要做到正确,史实与观点一定要很好的把握,不能随意地改变或者错误地讲解给学生。

  4。要以全面的眼光,宏观地、完整地看待历史。如在讲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要告诉学生,除了课本上提到的成果外,还有很多发明与成就,在不同方面推动着社会进步,改善着人类生活。

  5。以审视的眼光来看待资料,不要拘泥于教参。要取其可用的地方,为我所用。

  6。内容是否符合新课标,符合考试要求。这就涉及到教学内容的选择,如何把新课标的要求落实到每一节课上,这就需要在备课的时候准确把握,体现课标的知识点要突出。或及时进行课堂总结,或者以试题的形式出现。

  7。教学方式:第一要科学,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要考虑到学生的注意力是什么,教学方式是否适合学生?第二,教学方式的选择要使教学效益最大化。细致课堂40分钟,包括纪律的整顿、问题的设置、问题出现的方式、机动时间的安排等等。

  另外,在初三阶段,面临中考任务,注意从以下这些方面去努力:

  1。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从新学期开始,到中考之前,在每一个教学阶段应解决哪些问题,应该做到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2。课课要有主观性试题的训练,精选试题,精讲精练,训练学生的审题和做题能力。也就是说把对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放到平时,而不是到中考前才来训练。

  3。授课要具备新授课和复习课两个特点。在这一教学阶段,教学内容是世界史,世界史与中国史之间联系紧密,要形成大的眼光,把中国史融入到世界范围内,也就是把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复习。

  4。同头备课,发挥集体优势。资源共享,取长补短。这也是这次教学开放活动的宗旨吧。

  总之,值得思考和学习的东西很多,以后,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随时补充与总结吧。

浅谈开放式教育 篇6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基础教育领域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也面临诸多挑战。为了把我校的家校工作做的更出色,使家校共育真正成为促进我校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11月20日,我校开展了“心手相牵、和合共生”家长开放日的活动。本次活动给教师带来了启发,也使家长对我校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有效地促进了家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总结此次活动,有两点让我感受最深。首先,我校真正践行了“以完整教育塑造高素质的现代人”的教育理念,勤勤恳恳办学校、踏踏实实做教育,用我们北大附中的优质资源培养出高素质的学子。我们的公开课、家长会、信息收集作业展等都表明我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不仅让我们的学生收获知识,更让他们的能力和潜能得到锻炼和挖掘。虽然我校刚刚创建,但我们一直相信后来者居上,因为我们有雁一样的团队精神和鹰一般的教师素质,我们一定能把我们的学校办成湖北省乃至全国基础教育的典范。其次,家长是我们努力前行的坚强后盾。这次家长会,我们虽精心准备但也战战兢兢,可是家长给我们很多的肯定,在公开课中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的互动,家长会中很多家长肯定了我们的用心,表达对我校的诚挚祝福。他们在我们的留言本上写下诸如“教育现代学子、成就未来栋梁”、“你们用心做教育,我们家长放心”等话语,这让我们感动,感动于家长对我们的包容与谅解;这也让我们更感肩上责任的重大,鼓励我们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道路上不断前进,与家长一起把孩子培养成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高素质现代人。

  家长开放日拉近了家长与学校的距离,开阔了视野,增进了彼此了解。公开课上,家长深入课堂一线,真切地感受孩子课堂表现,感性地聆听孩子的心声和课任老师的因材施教,多维度地交流学习了教子育女的经验。家长会中,他们聆听自己的孩子写给他们的感恩信,看到自己孩子丰富的内心情感和感恩的赤子之心。此次家长开放日也将成为我们学校发展的一块基石,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克服家校共育中的不足之处,将家校工作做得更好。

浅谈开放式教育 篇7

  9月23日,我校选出9名数学老师参加了洪凝小学的教学开放周活动,听了两节数学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下面谈一下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1、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习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老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设疑导思,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得出认知的理念。

  2、在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3、各课都展示了《新课标》的新理念. 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使数学更贴近生活,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为生活服务.老师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不是在“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是在“做数学”. 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导”中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地获得知识,将感性的实际活动与学生的内心感受体验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4、对认识《新课标》的感受. 通过一天的学习使我对《新课标》有了更新的认识,即教师重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注意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呈现方式丰富多彩,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人地位,注意提供学生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重视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5、对《新课标》的新思考.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单纯依模仿与记忆.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里充满数学.我们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物,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与机智,吸收他们展开学习活动,并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

  总之,数学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教学可采用“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浅谈开放式教育 篇8

  参加了中心小学举行的数学公开课活动。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深切感受到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下面我把个人听课的一点体会汇报如下:

  一、通过情景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例如:范德俊老师上的五年级的《确定位置》,范老师在课件里呈现了其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符合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整个教学过程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非常具体,有新意和启发性。特别之处,是范老师在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但激发了他们了学习的欲望,而且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享受着学习,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这种情境的创设非常适合高年级的学生。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

  二、创设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李老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学到知识,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总之,范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童金梦

浅谈开放式教育 篇9

  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就是要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有依托,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才有保障。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迈向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用开放发展的理念引领教育开放。指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坚持开放发展,就是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深化人文交流,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将进一步提升开放发展水平,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共享是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用共享发展理念引领教育公平和教育扶贫。《建议》将共享列入五大发展理念当中,深刻表明中国的改革发展,始终没有忘记最广大群众的利益,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共享发展,就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正如所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可以说,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这五大发展理念必将在战略层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产生新的驱动力,是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以“五大发展理念”指导学校教育科学发展,要用创新发展理念引领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用协调发展理念引领教育均衡发展;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生命教育和生态教育;用开放发展的理念引领教育开放;用共享发展理念引领教育公平和教育扶贫。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管理中,认真学习新的知识和本领。以发展的眼光提高自身业务及管理水平,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和任职负责的态度工作,带领好身边同事,协调好人际关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

浅谈开放式教育 篇10

  我有幸到小学参加“课堂开放周”活动,首先听了三节课,这三堂课让我感受颇多:课堂上教师的执教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思维的活跃,更让我在这几堂课中,看到教学的艺术。 王玮老师执教了《再见了,亲人》让我领受了青年教师的风采,那精臻的教学语言、灵活的教学方法,让我受益非浅,,让我如同置身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和朝鲜人民结下的深情厚谊。王淑燕老师讲的是一节数学课《年、月、日》,她那老练的教风、娴熟的教学艺术,诗一样的语言让我陶醉。这两堂课都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学生的情绪高涨,被老师带动起来了。杨莉莉老师执教了《四季赞歌》有条不紊的讲授,让学生既学到知识,也学到了学习的方法。 课后,我们又参观了学校的活动室、学校的成果材料展室,不禁让人叹为观止,材料的丰富、完整、多样、细致地、精美等都得到了体现,从而我也想到我们的学校里这些活动不是没有干,而是不注意积累和保存,注重成果的积累,这是很值得学习的地方。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我要好好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己

浅谈开放式教育 篇11

  党的xx届五中全会公报一经发表,许多网友立即兴奋起来。有人喜大普奔欢呼“二胎全面放开了”,有人兴奋“生态建设写进五年规划,以后不用再受雾霾困扰了”,还有人对“十三五”规划中将“精准扶贫”写入其中备感欣慰,因为今后扶贫有望“扶在点子上,扶到根子上了”。

  其实,网友们欢呼的一切,都离不开公报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只有在这五大发展理念的带动下,中国未来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才值得人民期待。

  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的成就举世瞩目,它让我们深切领悟到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分量,但也更多“成长的烦恼”逐步显现,并且提醒我们必须尽快解决好“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比如雾霾,比如人口红利,比如城乡差距,比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同步发展……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人类不能只管自身的发展而不顾子孙后代的福祉,所以,必须可持续发展,才是一个得民心的发展。

  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日益突出,这是中国在创造世界瞩目发展成就的同时付出的代价,也暴露出了我们发展中面临的瓶颈制约。可喜的是,它及时催生了中国人发展理念与方式的深刻转变。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身处“”和“十三五”交替之际的历史新方位,面对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党的xx届五中全会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正是着眼于解决这些“成长中的烦恼”。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认为,这五大理念深刻总结了中国实践的宝贵经验,充分体现了时代的新趋势、新特点,核心和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具体说来,“创新发展”是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协调发展”是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绿色发展”让生态文明建设首入五年规划,“开放发展”要求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共享发展”就是要让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小康社会。一句话,这些着眼于未来谋划全局的战略考量,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发展理念,在我们憧憬的幸福之路上,必不可少。

  全会明确: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可以预期,创新发展将成为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驱动因素,成为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全面科学发展的基本保障、根本支撑和关键动力。

  坚持协调发展,更是必不可少,它可以让我们从上到下牢牢把握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至于公报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并且以大量篇幅强调坚持绿色发展,更是显现出了党中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决心和信心,也是回应民意的直接体现。

  在“开放”理念的指导下,未来五年中国将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并为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为国际组织提供必要的资金、人员、软件和硬件等公共产品供给,在全球经济治理平台上提高中国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公报明确提出的这个共享发展的理念,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精神贯彻到底。

  总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提出得正逢其时。可以期待,我们的生活将在这些理念下越来越幸福,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烦恼,也必能逐步消失。

浅谈开放式教育 篇12

  从孕育到出生我一直在规划宝宝的启蒙教育,直到送到幼儿园里我还一直在担忧什么样的幼儿园适合我,适合我的孩子呢?

  11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幼儿园举办的家长开放日活动,看着那些可爱的小家伙,我心里颇多感受,看到的一切充分证明我曾经选择实验幼儿园是对的,是明智的。以下是孩子入园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孩子入园后的成长与变化

  孩子入园各方面的成长变化较上幼儿园之前较为明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孩子开始逐渐变得懂礼貌,生活琐事的自理能力有比较明显的变化,这要完全归功于幼儿园老师的教育,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2. 孩子的动手能力明显加强,在家里能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明白一些浅显的道理,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与人分享等。

  3. 孩子的健康情况比较好,不像在入园以前那样挑食,这个习惯非常好,现在在吃饭方面,情况越来越好。

  二、作为家长,我本人对幼儿园的认识

  充分信任幼儿园的伙食和教育,在与其他同事的交流中,从不去片面评价幼儿园的好坏,我本人从不去关注孩子的食谱,也不太苛求老师对孩子教育方式是否得当,我觉得既然把孩子交给了幼儿园,这就是对幼儿园起码的信任,另外,尽量让孩子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自己学会处理一些简单的矛盾,培养较好的独立的环境适应能力。

  在家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孩子在意识里,有简单的纪律和时间观念,树立幼儿园老师的正面形象,加深孩子对老师的情感凝聚力。孩子在家里表现出来的新掌握的知识与行为习惯,尽量保持和引导,从而做到与老师施教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由于幼儿园的教育毕竟是基于一个室内的教育,一般周末和休息日,我都会尽量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在大自然中释放孩子任性的天性,安排得比较充实,着重培养孩子的行为能力,因为晨晨的性格有些内向,经常带他去体验一些有些新鲜的活动,在周一早上的时候,孩子一般不会因为新一周的开始而表现出焦虑的情绪。

  三、作为一名家长,对幼儿园,我还有以下几方面的期望

  因为孩子还有很长的时间要在幼儿园度过,希望我们能很好地配合,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生活:

  1. 小习惯养成大未来

  从小养成讲秩序的习惯,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很有帮助。因此,希望老师们不要有所顾虑,尽管按照自己的教学目标去要求孩子。

  2. 教孩子勇于承担责任

  在幼儿园里,经常会发生一些孩子之间的小矛盾,因为抢玩具啊,交往啊,希望老师们能正确地对待孩子的对错,让孩子要勇于承担责任。

  3. 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因为我家孩子从小比较胆小,不敢在陌生人前说话,在教学过程中,多培养一下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注意控制语速,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多给他鼓励,让他敢于表达、敢于大声说话。

  以上是我的一些心得,因为平时在家,希望老师们在每天放学的时候能给孩子多一些鼓励和夸奖,愿意和老师们一起探讨,帮助孩子快乐成长。

浅谈开放式教育 篇13

  xx届五全会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此理念是亲身实地调查、九州万国走访、夜以继日探索,呕心沥血研讨后的精华提炼,是指导中国未来发展的中心思想和基本纲领,是企业与个人发展壮大和拼搏进取的广阔空间或光明航向。那么,我们能从这五种发展理念中感悟到什么呢?

  一是必要性,二是紧迫性,三是艰巨性。

  首先说必要性。这五种发展理念符合国情、契合规律、贴近民生、切中要害。

  所谓符合国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世人皆知,无需赘述,但发展质量有待商榷,毋庸讳言。当前,中国经济已经完成了量变过程中的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积累,如何达到由粗放型向精细化发展模式转化的质变目标是当务之急,虽然之前不断发出转型发展或可持续发展的号召,但响亮的口号中缺乏可行的指导内容,缺乏切实可行的中心思想和基本纲领,让各级政府、众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无所适从,而此时此刻,及时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清晰明了地回答了如何转型发展的疑难问题,并为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开创了空间。

  所谓契合规律。创新与协调是经济发展规律;开放与共享是社会发展规律;而绿色发展则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的自然规律。同时,所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也契合了唯物辩证法中的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新与旧是对立的,但也是统一的,旧是新的产生基础,新是旧的生命延续,因此,创新就是让旧的事物获得新生并以新的形态得以延续,而协调发展则是这一过程中的均衡器或整流器;量变可以促进质变,质变则可以推动新的量变,在这一过程中,绿色是躯体,创新是耳目,协调是内脏,开放是口鼻,共享是肌肤。五者相辅相成,方能实现从稚嫩到成年的质量转变、从平庸到卓越的质量转变,进而开创出更加宏伟的事业;新的事物必然代替旧的事物,这是一个去粗取精、螺旋式递进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却是大势所趋,的五大发展理念,为新旧替代指明了航向,铺好了路子,找出了转化的方式,这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现实应用典范。

  所谓贴近民生。创新是提高生活品质的唯一途径,协调是保障生活品质的最佳方式,绿色是维护生活品质的无尽源泉,开放是丰富生活内涵的重要前提,而共享则是为以上四点护航的最高选项——共享是和谐的基础,和谐是稳定的基础,稳定是发展的基础。特别是绿色与共享发展理念的新颖提出,不仅关注到了广大民众的关注,同时也关注到了弱势群体的关注,让国人深深感受到了从“公平”二字上所释放出的无尽暖意和涓涓真情,让“公平”二字在华夏的大地上即将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所谓切中要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客观的大背景下,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却也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累积了不少的隐患,有的甚至不亚于高爆炸弹。比如贫富分化愈演愈烈、就业和失业压力巨大、区域发展严重失衡、房地产泡沫令人担忧、经济下滑风险有增无减、工业或城市生活污染指数居高不下,社会消费积极性难以提振以及产能过剩并继续蔓延的不良现状难以遏制等诸多问题相互为患,泛滥成灾,若不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中国的整体发展必将受到严重制约,而恰在此时提出崭新的五大发展理念,这将从根本上逐次化解并排除上述隐患。毫不夸张的说,的五大发展理念是当前中国最急需的救生草、催生剂以及补阴壮阳、补血提气的灵丹妙药。创新可催生新的产业链,激活庞大的民间资本和外汇储备,刺激萎靡不振的市场快速复苏并迅速活跃,鼓励房地产行业积极尝试新的运营模式并尽快走出当前困境,同时也可缓解就业和失业压力;协调则为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提出了政策引导和方法指导,为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为解决或预防产能过剩问题找出了思路;绿色发展理念不仅可以催生新的产业链并创造出新型的就业岗位,同时也为未来的发展设计出了运行规范,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给出了理论和政策指向;开放的理念则鼓励各级政府或各行各业要善于吐故纳新,勇于汲取新鲜血液,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合理运用外汇储备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并为创新发展、活跃市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共享发展理念则为宏观上解决贫富分化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为合作共赢、兼并重组、优势互补、行业联运以及国防、安全、经济、文化均衡发展等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次说紧迫性。中国经济已经高速发展了三十多年,此轮大发展既让中国获得了大量的财富,同时也让中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形成这样的结果并非单纯的某个原因,而是多重因素联动活跃的结果,其中有内在的、外在的;宏观的、微观的;主观的、客观地;技术的、文化的;物质的、意识的等多个领域和环节,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此时需要探讨的主要是贯彻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紧迫性。

  上文已提到,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留下了诸多的隐患,这些隐患有可能造成经济环境的紊乱以及社会稳定的变化。另外,在那个高速发展的三十多年间,好多人为追求金钱而狂热,在癫狂的状态中失去了理智、失去了尊严、失去了道德、失去了信念、失去了亲情友情和人情,甚至爱情和信誉,致使当今的社会形态严重畸形,让有识之士目不忍睹、心惊肉跳,难道不忧虑吗?为什么要铁腕反腐?为什么要依法治国?为什么要强调公平?为什么要调整政府职能?为什么要强力推进体制改革?这不都是为了让社会回归理智、回归常态吗?而要完成这一系列重大任务,不付出一定代价可以吗?没有一定的调节时间和空间能行吗?这也就是中国经济前期稍有放缓的原因所在。当然,国际环境的变化也影响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而今,及时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正是为下一轮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健康发展规划布局,夯实基础,让中国在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始终能立于不败之地,始终能把握世界共同发展的主动权,同时避免让下一轮的高速发展再为我们留下衍生隐患或社会性遗憾。当前,一带一路这个庞大的世界性工程正逐步展开,以中国为主导的亚投行即将运营,与多个国家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正逐一落实,美国的中东政策已经失败,TPP协定在中国先期的联纵策略下已失去了遏制中国的实际价值,欧洲及大多数国家已经开始理智看待中国,等等,在如此良好的大环境中,中国再次振翅腾飞绝不是画饼充饥或空中楼阁,问题只在于中国各级政府和各行各业是否准备好了,中国将以怎样的方式来完成二次腾飞的艰巨任务。所以,及时贯彻并积极落实的五大发展理念已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其三说艰巨性。之所以说贯彻和落实的五大发展理念具有艰巨性,是因为中国未来发展将面临两大区块的制约,一是外部环境不容乐观,二是内部关系错综复杂。从当前的外部环境来看,反作用力表面上主要来自美国、日本以及菲律宾等一部分国家;私底下主要来自个别骨子里就嫉妒或反华的某些国家,这些国家将会运用各种方法或手段来扰乱中国的整体布局,阻遏中国的发展步伐,为此,中国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并制定多种预案来应对这些直接、间接以及潜在的挑衅。从当前的内部环境来看,反作用力主要来自旧有的不正当利益集团、港台以及新疆、西藏等的危险分子或分裂势力。

  旧有的不正当利益集团在反腐倡廉的高压下以多种方式依然潜藏着,这些集团一般都大权在握却又尽量軟抗或软执行,对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和落实会将大量精力、物力、财力、人力等投入到舆论或形式上,以此方法来与正能量拼消耗。比如之前,不少政府或国企为了展现廉政形象并无奈执行中央的反四风要求,将原本的大型或豪华型办公用具堆积在库房中,然后再重新购置小型的、普通的办公设施充当门面,或者是将原本的大空间变相隔开,然后再吊顶压缩,借以显示廉洁的作风或做派,等等,此类可恶行径咋一看似是响应中央号召,实则为国家带来巨大损失。再如表象上的民主决策运用,原本的一件小事,也要拿到会上进行研讨、表决、对照政策,有一点不对号,就要请示、报告,而其上级依然采用此类方法,浪费了大量的行政资源,制约着某些优秀制度或项目的有效落实,让某些渣滓类事物依然继续存在,而要改变如此状况何其艰难?分裂势力或危险分子好治,而这些个潜藏着的不正当利益集团却非常难缠,因为他们多是玩弄权术的高手。对待分裂分子,可以用共享发展理念来削减并去除其生存的土壤,使其失去立足空间,而要消灭潜藏着的不正当利益集团,则需要通过体制改革、制度优化等才能达到目标,但这却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所以,贯彻并落实的五大发展理念具有明显的艰巨性。

  月有圆缺,时有冬夏,此是自然规律,非人力可以抗衡。譬如面对当前中国现状,我们既不能乐观自娱,也不可悲观自伤,已经过去的阶段自然成为历史,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无需继续留恋或伤怀,因为下一阶段的健康高速发展正等着我们去迎接,而我们的发展思路已经明确——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浅谈开放式教育 篇14

  党的xx届五中全会公报一经发表,许多网友立即兴奋起来。有人喜大普奔欢呼“二胎全面放开了”,有人兴奋“生态建设写进五年规划,以后不用再受雾霾困扰了”,还有人对“十三五”规划中将“精准扶贫”写入其中备感欣慰,因为今后扶贫有望“扶在点子上,扶到根子上了”。

  其实,网友们欢呼的一切,都离不开公报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只有在这五大发展理念的带动下,中国未来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才值得人民期待。

  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的成就举世瞩目,它让我们深切领悟到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分量,但也更多“成长的烦恼”逐步显现,并且提醒我们必须尽快解决好“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比如雾霾,比如人口红利,比如城乡差距,比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同步发展……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人类不能只管自身的发展而不顾子孙后代的福祉,所以,必须可持续发展,才是一个得民心的发展。

  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日益突出,这是中国在创造世界瞩目发展成就的同时付出的代价,也暴露出了我们发展中面临的瓶颈制约。可喜的是,它及时催生了中国人发展理念与方式的深刻转变。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身处“”和“十三五”交替之际的历史新方位,面对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党的xx届五中全会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正是着眼于解决这些“成长中的烦恼”。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认为,这五大理念深刻总结了中国实践的宝贵经验,充分体现了时代的新趋势、新特点,核心和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具体说来,“创新发展”是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协调发展”是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绿色发展”让生态文明建设首入五年规划,“开放发展”要求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共享发展”就是要让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小康社会。一句话,这些着眼于未来谋划全局的战略考量,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发展理念,在我们憧憬的幸福之路上,必不可少。

  全会明确: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可以预期,创新发展将成为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驱动因素,成为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全面科学发展的基本保障、根本支撑和关键动力。

  坚持协调发展,更是必不可少,它可以让我们从上到下牢牢把握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至于公报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并且以大量篇幅强调坚持绿色发展,更是显现出了党中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决心和信心,也是回应民意的直接体现。

  在“开放”理念的指导下,未来五年中国将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并为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为国际组织提供必要的资金、人员、软件和硬件等公共产品供给,在全球经济治理平台上提高中国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公报明确提出的这个共享发展的理念,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精神贯彻到底。

  总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提出得正逢其时。可以期待,我们的生活将在这些理念下越来越幸福,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烦恼,也必能逐步消失。

浅谈开放式教育 篇15

  党的xx届五中全会10月29日在北京胜利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即将开启的“十三五”规划,既是到20xx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的5年规划,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首个五年规划。全会及其通过的《建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描绘出新蓝图。

  1.新的目标: 保持中高速,实现全脱贫

  发展是硬道理。“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但发展环境发生变化,各种风险和挑战将不断增多。为此,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经济方面,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实现“两个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

  民生方面,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体制机制方面,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这使得全面小康的内涵更加清晰、全面和具体,是一个更高水平的发展目标。”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全会强调,如期实现目标必须遵循“六个坚持”,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

  更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强调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这五大理念深刻总结了中国实践的宝贵经验,充分体现了时代的新趋势、新特点,核心和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创新发展: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

  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已走上全面创新之路。

  未来五年,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处于什么地位?全会给出明确答案: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胡鞍钢说:“创新发展将成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驱动因素,是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全面科学发展的基本保障、根本支撑和关键动力。”

  全会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推进创新发展的三条路径:

  ——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拓展发展新空间,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

  ——构建发展新体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

  “可以预见,坚持创新发展必然会增强各行各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到20xx年,一系列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有望突破,中国将融入全球创新发展合作大网络。”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说。

  3.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

  历经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正面临着一系列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

  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全会指明了攻坚的方向,并提出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

  “这大大拓宽了传统上协调发展的内涵,是适应党的确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协调发展新理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云中说。

  公报还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以及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四个方面阐述了协调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当前中国正处于一个转型升级的历史关节点,协调发展意味着弥补短板和薄弱环节,从中拓宽发展空间、寻求发展后劲,实现中国全方位的均衡协调发展,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军说。

  4 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首入五年规划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何补上生态环保短板,是未来五年中国必须破解的发展难题。

  十三五’规划将是党的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后的首个五年规划,公报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并用很重的篇幅强调坚持绿色发展,释放出党中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决心和信心。”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白重恩说。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会的部署既提出了实现绿色发展的新目标,也指明了行动路线图,向世界做出坚持绿色发展的庄严承诺

  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说,全会关于绿色发展的部署,是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顶层设计变为落实路线,吹响了未来五年攻坚的“冲锋号”。“行动纲领已有,重点是落实。”夏光说,全会亮出的一些硬举措,如“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意味着这一以前尚在研究探索中的政策将在未来五年全面推广落实。“这是环保管理体制方面的重大改革,将有助于克服地方行政部门对环保执法的干扰,摆脱地方保护主义,释放出更严格环保政策的积极信号。”

  5 开放发展: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

  全球经济深度融合的大趋势下,未来五年中国将打造怎样的开放新格局?

  全会提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提高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中国对外开放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中国对外开放迈向更高层次。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说,中国未来将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并为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为国际组织提供必要的资金、人员、软件和硬件等公共产品供给,在全球经济治理平台上提高中国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全会提出,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

  “中国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具备全球品牌影响力和全球竞争力的中国跨国企业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地区,它们拥有先进的公司治理模式、研发创新能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必须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为‘中国制造’赢得美誉度和全球影响力。”张建平说。

  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邢厚媛说,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兼顾近期和远期,注重法律和规则建设。既要加快涉外经济法制建设步伐,依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也要积极探索对外经济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促使我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6 共享发展: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小康社会

  “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公报明确提出了共享发展的理念。“把这个理念放在国家层面的发展规划建议里,并摆在重要位置,体现出战略眼光。”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丁元竹说,大国发展如果没有包容的制度设计、共享的发展理念,使全体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就无法实现经济长期持久健康发展。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根据公报,在共享发展的理念下,一系列与百姓密切相关的民生举措将推出: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

  ——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

  可以说,共享发展理念中,蕴含着重视人的发展的含义。“一个国家的人口规模、结构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全面放开二胎着眼于经济更长期的发展,也会促进百姓幸福指数的提升。从扶贫看,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7017万人,让这些人分享发展成果是共享发展的重要内容。”丁元竹说。

  可以展望,“十三五”时期,我国的民生保障将在框架越来越完整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与资金使用效率,创新改革,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蓝图绘就,号角吹响。全会作出的重要部署,必将引领全国人民为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万众一心,奋力拼搏。

浅谈开放式教育 篇16

  中共中央、xx日前对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以来,党中央就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下一步,关键是要凝心聚力抓落实,蹄疾步稳往前走。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定要站在新起点、取得新进展。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要遵循科学规律,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相关配套改革,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胆创新,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作出批示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紧紧抓住人的城镇化这个核心和提高质量这个关键,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着力增加适应居民需求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着力构建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体制机制,惠及更多城乡群众,为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注入强劲动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副张高丽23日出席国务院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并讲话。

浅谈开放式教育 篇17

  xx年x月x号,我有幸去二中,听取了李与于x两位老师的课,通过学习,我深切地体会到上好一堂课的不易。要上好一堂思想品德课,需要注意的问题太多,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情感人,以心换心。现在就自己此次听课活动,谈谈自己的几点收获:

  首先,每一堂优质课都凸显了新课改的理念。 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活动氛围中学习、感悟。绝大多数课题,教师都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思品学习中来。像:设置悬念,讲故事,谈话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教学游戏,情景资料等等。

  第二,教师的基本功和整体素质高,表现出高超的教学艺术。 本次活动,教师不仅课件制作的好,教学风格也很独特。此外,教师在设计活动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从中设计很多开放性问题,为学生拓宽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空间。同学们都能各抒已见,无拘无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看着同学们那种争先恐后的样子,我们可以切身体会到,师生配合融洽。

  两位老师的共同点是:

  1.善于利用多媒体,特别是第一位老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记者 报道,小组活动,讨论,知识竞赛,小品表演等各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同学们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

  2.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的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每一堂精彩的课都流畅自然,没有造作的表演痕迹。

  3.有扎实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生活经验作后盾,课堂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充实,既传授了知识,又教会了做人。

  4.善于引导学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生互动好,课堂参与面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是种快乐而不是负担。

  第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的使用体现了教者的创新精神。 “利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这两位教师在执教中的每一个教学细节都在向我们诠释着自己对教材的独到见解,然后再把这种见解,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根据学生实际,科学地创设情景,有利于提升学生道德情感、升华学生的道德行为。

  第四,学生主体地位更突出 我们高兴地看到,两位老师都在设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己则乐当配角,努力地做个组织者、激励者,必要的时候进行点拨、引导。无论是新授还是练习,无论是独立自学、小组讨论,还是老师的点拨,学生始终处在“我要学、我想知道”的积极状态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把握住整节课的学习,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而学生始终都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探索,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我们的思想品德课课堂不仅要带领学生走进班级,更要带领他们走近生活,走近社会,走近那些洗涤心灵的人和事。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是学生的引路人,努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和积极美好的人生观、世界观,是我们每一位政治课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在孩子心中播撒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使品德教育水到渠成、润物无痕。所以,我们依然在不断努力!

浅谈开放式教育 篇18

  11月11日下午,市委会召开会议,学习“十三五”规划《建议》。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更好地谋划和推动南京未来五年发展,确保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省委、市委书记黄莉新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发展思路与时俱进,发展目标鼓舞人心,发展举措务实创新,发展保障坚强有力。传达学习好、贯彻落实好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各级党组织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市委会要带头抓好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党组也要立即行动起来,抓好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全市上下迅速兴起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相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好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以及全会精神的宣传解读,让五中全会精神走进群众、深入人心。要抓紧制定符合中央和省委要求、具有南京特色的5年发展规划,确保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全面开启“迈上新台阶、建设新南京”的新征程。

  会议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并交流学习体会。会议指出,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是管党治党的两部重要基础性党内法规,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集中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把纪律挺在前的最新要求。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践行自律要求,自觉树立道德高线,严格按照“四个坚持”要求,坚持公私分明、崇廉拒腐、尚俭戒奢、甘于奉献;严格按照“四个廉洁”要求,严以修身用权律己,做到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全市各级党委(党组)要不断强化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各级纪委要履行好监督责任,党委宣传部门要认真组织好《准则》和《条例》的宣传工作,使党的纪律真正成为党员干部行为的硬约束。

  会议研究了关于“创业南京”人才计划的实施意见。会议指出,要坚持以“创业南京”人才计划统领未来5年人才发展,不断优化“创业南京”政策体系,有效凝聚“创业南京”工作合力,更多利用市场化手段,加大对人才的综合评价,通过人才引进培育新产业,以人才竞争力的提升,带动南京产业竞争力和城市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浅谈开放式教育 篇19

  9月23日,我校选出9名数学老师参加了洪凝小学的教学开放周活动,听了两节数学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下面谈一下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1、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习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老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设疑导思,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得出认知的理念。

  2、在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3、各课都展示了《新课标》的新理念. 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使数学更贴近生活,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为生活服务.老师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不是在“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是在“做数学”. 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导”中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地获得知识,将感性的实际活动与学生的内心感受体验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4、对认识《新课标》的感受. 通过一天的学习使我对《新课标》有了更新的认识,即教师重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注意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呈现方式丰富多彩,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人地位,注意提供学生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重视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5、对《新课标》的新思考.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单纯依模仿与记忆.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里充满数学.我们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物,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与机智,吸收他们展开学习活动,并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

  总之,数学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教学可采用“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