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致辞 > 演讲稿 >

写演讲稿的选题和入题技巧

www.16system.cn 2022-07-22

演讲稿的选题和入题技巧

  演讲要有题目,选择什么样的题目来演讲这是演讲者和听众共同关心的问题。下面是好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写演讲稿的选题和入题技巧,希望能够帮到你。

写演讲稿的选题技巧

  1.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

  这是指在一定时期和阶段,在一定领域中,与广大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关系国家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话题。例如建设四化、振兴中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迎接改革开放的大潮到来、探讨人生的价值和理想、畅谈历史责任和抒发爱国情怀等等。把这类话题作为选题重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予以科学的解释,对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调动广大群众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2.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话题

  这类选题极为广泛。从大的范围来说,可以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方面的知识;就某一学科领域来说,可以是历史知识、文学知识、社会学、经济学、民俗学知识,或是有关最新的科学成就、未来新科学的展望,等等。从这些方面选题,可以开阔听众的视野,发展他们的智力,使他们从心底里产生强烈地为四化建设而学习的求知欲。

  3.听众感兴趣的话题

  就是指听众普通关心、经常议论的生活、学习、工作上的话题。比如青年,他们普遍关心、议论的是理想前途、青春价值、成才之路、婚姻恋爱、家庭生活等。结合他们的实际选题,就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在人们需要和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没有需要就不会产生兴趣,因此,必须选择听众需要的话题。

  4.亲身经历的话题

  个人的体验比空泛的理论更受听众的欢迎。听众对个人的生活经验,富于个性的见解,如何在各种处境中克服困难,抱有兴趣,并会产生强烈的反响。这是因为亲身经历的话题,是自己最熟悉的,印象最深刻的,把使自己都会激动不已的生活片断作为话题,听众也会倍感亲切和激动。

  听众是演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听众就无所谓演讲。听众在整个演讲活动中是活跃的、积极因素,不能把听众视为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听众在接受信息时要对演讲者传达的信息进行过滤、筛选。在选择中有所取舍,有所改变,然后形成新的信息。任何听众对演讲者传递的信息,都不会是全盘接受,总是有所取有所不取,甚至持有异议。

       演讲稿的入题技巧

  一是开门见山,以期迅速将听众带人规定情境和思路中去。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起初草稿上是从马克思夫人的逝世说起,进而才进入自己的题目。在客观和冷静的叙述中,难于将听众迅速地引领人规定情景。因此,恩格斯对此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在后来的定稿中,他采用单刀直入的入题方法,直接讲马克思“停止了思想”。“永远睡着了”,这样就迅速将听众引人到沉痛和肃然的既定情境之中,比原稿那种缓慢的节奏强多了。

  二是讲究悬念和曲折,以引起听众的关注。前面我们强调入题要快,并不是说所有入题都以“开门见山”这样“直”的方式为佳。其实,有时候入题更需要讲求一定的曲折和委婉,尤其要讲求一点逻辑悬念,方才有利于入题的引人入胜。因此,有时候,我们不妨多用一点言辞,以悬念抓住听众心理,引起他们的注意和重视。有一篇叫做《人呵,认识你自己》的演讲,主讲人给自己划定的题目是“人与社会和自身的关系”;可是一开始,演讲者并不直接挑明这个题目,而是先援引恩格斯的话,讲了个“司芬克斯之谜”的引子:“大自然----司芬克斯向每个人和每个时代提出了问题……”;继而话锋一韩,问道:“那么人类呢?人和人类社会有什么难题呢?”最后他自己答道:“人类面对着的有三大难题:人生、社会和人自身。”这就是“转折式入题”了,它使自己的入题显得有些跌宕,有些波澜甚至悬念,一点也不平铺直叙,自然能引起听众的关注与兴致了。

  三是用强烈的反差。对比来引出自己的题目,以期在人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这主要指以对比、对照和映衬之类的修辞手法,来引领和导入自己的话题。有一篇名为《论男子汉》的演讲,一开始,演讲者的话似乎跟一般的谦辞没什么两样,颇有离题之嫌。因为,他一口气就洋洋洒洒叙说了四个“为难”之处。

  我一点也不明白主办者的意图何在,这使我感到为难,这是我遇到的第一个困难。今天,我是第一次来到你们学校,一切都是陌生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人容易有一种不适应的感觉,这是我遇到的第二个困难。况且,刚才前面的几位同学又作了精彩的演讲,热烈的掌声可以作证,这给我增加了压力,算是我遇到的第三个困难。不巧得很,我本想凭手中这么一张卡片作一次演讲,却忘了戴眼镜了,想把它放在桌上偷偷地看几眼也不成了,这就是我的第四个困难……

  乍一看,这开场白颇有些饶舌的味道;岂料到,那演讲者讲罢“第四个为难”之后,话锋突然一转。便进入自己早已拟定的题目了。但是,我并不胆怯;相反我充满了信心。我相信,既然我站到了这个讲台上来,我就必定能够鼓起勇气,竭尽全力,让自己体面地走下台去!因为,我选择了这样一个演讲题目——《论男子汉》!

  这样《论男子汉)特有的“勇气”之题目,便同一开始的“胆怯”与“为难”形成鲜明对比和反差,巧妙、贴切而又风趣盎然,听来令人解颐。这样的人题,不是做到了“辞明义见”和“曲径通幽”的完美统一了吗?

写好演讲稿的技巧

  演讲要有“生气”

  演讲稿既要考虑内容之间的前后有序,更要顾及到内容与情感之间的环环相扣,打动听众的心弦,调动听众的情绪。美国前总统林肯在葛底斯堡烈士公墓落成典礼上的演讲,就体现了内容和情感的和谐统一的力量,是一篇“形”与“势”紧密结合的典范。一开头,林肯就点明自由和人人平等是美国立国的原则:“八十七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创立了一个新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则。”接着他指出南北战争正是“考验这个国家,或者任何一个孕育自由和奉行平等原则的国家是否能够长久存在下去”。然后他说明纪念烈士不是为了“神化”这块土地,而是为了表明“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烈士们已经如此崇高地向前推进但尚未完成的事业”。最后林肯充满激情地说道:“我们要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这些死者白白牺牲,我们要使国家在上帝福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要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国家永世长存。”这篇短短的不足600字的演讲、林肯用“自由”和“保卫自由”的主题一以贯之,烈士们为“自由”而献身,我们纪念他们,就是纪念他们为自由献身的精神,把自己奉献给自由的事业……这样,“形”紧凑而有序,一气呵成;“势”饱满而坚定,如影随形,理性和激情的环环相扣,使得演讲的主题一步步达到了高潮。

  演讲的气势不在演讲时的慷慨激昂,声嘶力竭,而在安排内容时的统筹兼顾和感情注入。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在论述文章结构的完整性时说:“我所谓完整是指一件事情有头、有中段、有尾。头无须有任何事物在前面笼罩着,而后面却必须有事物承接着。中间要是前面既有事物笼盖着,后面又有事物承接着。尾须有事物在前面笼盖着,却不须有事物在后面承接着。”也就是说,结构安排保证了演讲内容的一脉相承,前后有序。朱光潜先生也说过:“一个艺术品必须为完整的有机体,必须是一件有生命的东西。有生命的东西第一须有头有尾有中段,第二是头尾和中段各在必然的地位,第三是有一股生气贯注于全体,某一部分受影响,其余各部分不能麻木不仁。”

  朱光潜先生说的“一股生气贯注于全体”,就是强调文章内容要安排得当,赋予其完整的有机的联系。做到结构完整,就会使文章富有生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一股生气”,这可以理解为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情,就像林肯演讲时表达的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人人平等的衷心希望。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贯穿其中,才能形成演讲时的气势,或用情,或析理,或述说,或强调,让听众受到感染,受到鼓舞。因此在构思演讲稿时,就要充分考虑到“形”与“势”的关系,将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开头要“引导”

  在写作演讲稿时,应当在开头部分就考虑演讲内容的完整性,让听众了解演讲的中心和结构,应为听众在感到能从演讲中有所收获时才会专心听演讲。特别是当演讲的主题复杂,或是专业性较强,或是需要论证几个观点时,这样做能够使演讲显得清楚而易于理解。所以开头要围绕“引导”这一点来做文章,告诉听众为什么要讲这个内容,对他们有什么重要意义。梁启超先生在做《敬业与乐业》的演讲时,面对即将走上社会的青年学子,先解释了演讲题目的由来,并且用事例来说明先要有业,然后才能敬业、乐业,“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这样强调了从业的必要性,敬业的重要性也就说得清楚了,同时也使得听众对接下来的演讲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开头“引导”的作用就在于引人入胜,不仅要引导听众了解演讲的内容,更要启发他们的思路,调动他们的情绪。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先把演讲主题内容的意义,让听众产生“非听不可”的感觉,然后再引导他们继续深入,从道理上了解“为什么要这样”,从感情上接受“应该要这样”,演讲才能够得以顺利进行。

  中间要“明理”

  中间部分要“明理”,要用严密的逻辑和明确的语言把道理一层层地讲清楚,从而使听众加深对演讲主题的理解和印象。在《敬业与乐业》中间部分,梁启超先生在说明对待职业的态度要敬业时,运用严密的层层推进的逻辑方法,把敬业的道理分析得十分透彻:“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这样的条分缕析,逐层推进,并且将“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作了一番生动而形象的比较,就把敬业的道理说得清清楚楚,听众也听得明明白白。

  而在谈到乐业时,梁启超先生就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角度,详细地说明了乐业的几大好处:“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次)、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感。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缺无限闲烦闷。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这样把乐业的道理说得有理有据,详细完备,充分发挥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他们弄明白了“非这样不可”的道理,同时也牵引住了听众的思路和情绪。

  演讲稿除了内容的严密而有序之外,还要讲究气势,讲究发人深省,这样才能将演讲的内容逐步推向高潮,让听众受到感染,动心动情。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像梁启超先生那样,首先把道理讲清楚,让人明白非如此不可;其次在行文上做到富于变化,既有严密的逻辑推理,又有设身处地的分析比较;既有拉家常的话语,也有铿锵有力的警世之言。这样就能将听众的思绪引到你设定的情景中来,跟随你的演讲而波澜起伏,波涛澎湃。

  结尾要“动情”

  要想在让演讲结束时调动听众的情绪达到高潮,对演讲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影响,就要在“情”字上下功夫。当然,并不是喊几句口号、说几句耸人听闻的话就算“动情”了。这“情”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必须让听众感到是以诚相待、语重心长的,即使是严实朴素的话语,只要有真情实感,也会产生动人心魄的力量。在《敬业与乐业》的末尾,梁启超先生话语不多然而意味深长:“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相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如此,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作者将“敬”与“乐”的精神贯穿始终,将自己的信念和期望托付给青年一代,使他们感到话语中的实在和蕴涵着的深意,给了他们以启迪和鼓舞,信心和希望,这样就很自然地做到了情与理的完美结合,“形”与“势”的完整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