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党支部书记乡村振兴发言材料
www.16system.cn村党支部书记乡村振兴发言材料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通过这次组织培训,使我了解乡村振兴不是单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振兴,其突出重点是乡村的全面振兴,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往细里说就是按照习近平主席要求振兴乡村的二十字方针,即: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如此才能确保乡村振兴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以上是我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按照振兴乡村的要求,积极工作,带领全村百姓早日走上致富路。
村党支部书记乡村振兴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现就__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方针,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落实,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调结构”,夯实乡村振兴经济基础
__镇紧紧抓住和林格尔新区和呼和浩特新机场建设重大机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和一二三产业融合,聚力打造特色产业链,发展绿色有机循环农业,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一是调整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布局。采取“基地+大户+农户”模式,选定忽通兔、巴旦营、岱洲夭、讨速号、闫城营、后猛独牧等7个村5.5万亩耕地,作为全镇“种植高产创建”示范区,推广科学种植高产玉米、蔬菜等优势产业,进一步扶持庭院经济、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逐步形成“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的主导产业。二是依托内蒙古犇腾牧业有限公司、和林格尔县禾盛农专业合作社,引领农民发展奶牛、肉羊产业,实现农作物秸秆及农副产品综合利用,解决农村环境卫生的基本问题。三是主动融入空港经济区建设。抓住和林格尔新和空港经济区建设的契机,引领农民从事商贸、旅游、餐饮、住宿等产业,打造和林格尔县产城融合示范区;引领农民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家水果采摘建设等高效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四是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积极培育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二、突出“优环境”,加快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让农民过上美好生活,是我们工作的落脚点,我们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宜居宜业美丽新农村。一是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安排,坚持“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创新机制、确保长效”的工作机制,坚持重点先行、典型引路、梯次推进、全面覆盖的原则,下半年对巴旦营村、岱洲夭村、__村、闫城营村、忽通兔村进行集中整治,重点推进农村固废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改造及粪污治理、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农作物秸秆及农林副产物综合治理,着力解决镇村环境卫生的基本问题,努力建设卫生整洁、管理有序、环境优美、生态宜居、文明进步的美丽乡村。二是实施森林保护与河流治理。加强护林防火,严禁滥砍滥伐、滥采砂石,保护好宝贝河生态环境。结合宝贝河流域__段治理工程,按照打造空港经济区文化长廊、休闲长廊、景观长廊的定位,将宝贝河打造成休闲带状公园,形成高品质城镇生活带。涉及忽通兔、巴旦营、岱洲夭、讨速号、前猛独牧6个自然村,我们一定积极配合工程建设,确保工程顺利开展,使宝贝河流域__段成为我镇人民群众休闲、观光、健身的宝地。三是继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文化站、文化广场、文化室、农家书屋的利用率,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开展“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主题活动,倡导良好的家风家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推广文明单位、文明村组、文明家庭,培育文明乡风。四是有序推进新型集镇建设。作为全国大型复合枢纽机场和国际货运枢纽所在地,我们要加快集镇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打造6.5平方公里的新型智慧城镇,快速融入和林格尔新区建设,将新机场建设区域内的村庄搬迁合并、统一安置,进一步拉大集镇建设框架,加快集镇建设规划方案编制工作,拓展城镇服务功能,让农民充分享受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带来的实惠。
三、突出“强保障”,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全镇广大干部职工,以“功成不必在我”的为民心态,认真研究每一户贫困家庭的具体情况,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工作要求,实现全镇农民“两不愁,三保障”,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坚持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精准到人,完善脱贫计划进度账、帮扶措施办法账、帮扶责任工作账,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确保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增强群众的获得感,让更多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二是统筹推进社会保障工作。以扶危、助残、救孤为重点,做好重新核算农村低保、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等工作,实现农村低保应保尽保,农村养老实现全覆盖。构建与我镇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认真实施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对失地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采取以自愿参保为主,采取“政府与个人”共同缴费的原则,实现“征地”与“参保”并轨运行,统一管理。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长效机制,对已经领取养老保险者,我们要加强管理;对征地时的中年人员,可按不同年龄段每人分别一次性缴纳不同年限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后,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内;对征地时的年轻人员,由于不确定因素多,原则上不用一次性补缴基本养老保险,做到应保尽保,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
各位领导、同志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一步,__镇将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最高标准,按照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咬定目标不放松,积极作为不松劲,乘势而上,砥砺奋进,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__镇全面落地、生根结果。
村党支部书记乡村振兴发言材料
一、专栏22.县十大专项脱贫攻坚行动-就业扶贫行动
全面开展就业专项行动计划,落实就业扶贫“九条措施”,完善贫困劳动力“一库五名单”制度。扎实展开“送培训下乡”等培训活动,20-年培训贫困劳动力贫困劳动力363人。20-年开发和安置农村综合事务管理员、生态护林员、草管员、河道管理员、道路养护员、地质灾害监测员、村级保洁员等七类公益性3056个(其中:贫困劳动力2302人)。20-年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扶贫现场招聘会及浙江省临海市、黄岩区-县东西部扶贫协作专场招聘会2场。开展送岗位信息下乡入村活动16场,提供各类岗位信息3800余条,极大地方便了求职人员在家就能随时掌握企业空岗信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就业。20-年全县转移输出农村贫困劳动力1710人。
二、多渠道促进农牧民就业增收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构建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农牧民转移就业和多元化增收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的就业。
(一)拓宽农牧民就业渠道
实施乡村就业计划,重点扶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培育一批就业扶贫车间,推进农村就业示范基地建设,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拓宽农牧民就业空间。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促进农民劳动力就读就地就业,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维一体”工作机制,鼓励农村集体经济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推进农牧民就近就地就业。加强劳务协作,搭建跨区域劳务合作平台,架建企业用工指导和职业培训,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二)完善乡村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健全覆盖想成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平台建设,提供就业信息、创业指导、优惠政策享受等一站式服务,推进就业创业服务和管理的信息化、便利化。开展返乡农牧民创业培训、创业辅导、创业提升等活动。举办返乡创业成果展,积极组织开展农民工技能大赛等活动。支持农牧民群众自主创业,引导农民工、大学毕业生返乡下乡创业。
(三)实施农牧民增收计划
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行动,大力开展羌绣、唐卡等劳务品牌培训,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基本文东,促进农牧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加强惠农政策扶持,落实国家各项补贴政策,提高转移性收入。
三、专栏25.县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重点工程
(一)乡村就业促进行动
实施“一户一技术能手”技能培训,大力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造血”能力,统筹资源定期组织乡村人才集中培训。
(二)乡村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我县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9+3”毕业生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和服务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