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感悟

www.16system.cn 2021-10-03
  感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gǎnwù,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会,出自汉刘向《列女传·张汤母》。以下是好范文网分享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感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感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发扬“老西藏精神”。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为核心的“老西藏精神”,在岁月的变迁中不断继承和发展,最终凝聚成为藏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宝贵精神财富。深刻感悟蕴含其中的精神美学,以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艰辛的责任和勇气继续传承发扬,才能让“老西藏精神”愈益焕发出璀璨的时代光芒。

  “不屈不挠、不胜不休”的意志美。十八军进藏是继长征后军史上最艰苦的大行军,在高寒缺氧、交通闭塞、物质匮乏的极劣环境下,广大十八军将士向荒野进军、向土地要粮、向沙滩要菜,凭借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最终完成解放西藏、平定叛乱、民主改革、发展生产等艰巨任务。“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关键时刻,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没有时间可等,没有捷径可走,“撞线”之时更需“先锋”“闯将”。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重大考验面前挺直脊梁,在艰难险阻面前勇往直前,保持“越是吃劲越不松劲”的定力,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沉下心来、扑下身子,坚持问题导向,盯住难题一个一个去解决,把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情怀美。“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为了革命事业将女儿就地送人的谭冠三、历时十载两次离乡援藏的孔繁森、不畏艰险盘点世界屋脊的植物学家钟扬……没有名缰利锁的羁绊,他们自由驰骋在衷心报国的雪域高原,对信念的坚守、对名利的淡泊不仅是对党性的诠释,更是引领社会风尚不可或缺的正能量。反观少数党员干部,“恶”实干而“好”虚名,热衷于“炮制政绩”“自我贴金”“路线设计”,把吃苦奉献当资本。对标榜样,时刻揽“镜”自省、见贤思齐,方能正品行、找差距。要始终站在讲党性、顾大局的高度,自觉把工作担当放到事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考量,敢于负责,勇于担当。要正确看待个人得失,有推功揽过的气度,在荣誉面前“不争功”、在失误面前“不推过”,做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的担当者。

  “吃苦耐劳、心系群众”的作风美。从进藏途中的“进军西藏,不吃地方”,到官兵人手一册《进军守则》,十八军将士以优良的作风和严明的纪律,行军中秋毫无犯,增进了民族团结,演绎了“鱼水之情”。对于一名共产党员而言,无论职位多高、权力多大,都是人们群众的公仆,就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应有半点私心杂念。“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要主动到基层一线去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碰矛盾、解难题,克服忽悠、浮夸、不实的作风,深深植根于群众的实践土壤,深入到群众中获取“第一手材料”,善于从基层的生动实践中探寻打开工作思路的钥匙。只有丢掉“官气”、沾点“土气”、承接“地气”,才能把各项工作落到基层中去,落到群众的心坎里去。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感悟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于2020年8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我校党总支于近期组织全体教职工集中学习了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会上,学校党总支书记首先传达了区党委、市委及局党组关于深入学习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指示精神,并领学了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是党中央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关键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的工作成绩和经验,科学把握了当前西藏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面临的形势,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西藏未来发展绘制了宏图,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要把会议精神作为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深入学习研讨,要认认真真学习、反反复复思考,深刻理解、准确掌握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结合工作实际把握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的纲和魂,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战略部署上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对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关于西藏工作的战略部署上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提出的“十个必须”工作要求,继续发扬“老西藏精神”,增强能力、锤炼作风,以更强的责任感、使命感,投入到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中。

  学习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今后一定要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老西藏精神”,为西藏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感悟

  4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只是短暂的瞬间,可对于“世界屋脊”西藏来说,1980年至2020年这40年间是有特殊意义的,中央连续七次为西藏高规格召开座谈会,足以证明祖国母亲给西藏这个孩子特殊而有力量的大爱,愿未来的时光,西藏如格桑花般幸福美好。

  肯吃苦,才能有收获。大家都知道格桑花是一种生长在高原上的花,杆细瓣小,看起来弱不禁风,可风越大,它越坚挺;

  雨越大,它越翠绿;

  太阳光越强,它越璀璨。西藏人民就如格桑花一般,一直发扬着特别能吃苦的精神,面对空气稀薄、气候寒冷、地质多变等恶劣因素,所有党员领导干部与群众在一起,依然能够破山修路、开荒生产、自卫反击,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不断增强业务能力、锤炼工作作风,把昔日贫穷落后的旧西藏建设成为了人民幸福的新西藏。

  能战斗,才能有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坚定不移地把全面从严治党抓下去。在西藏工作过的党员领导干部,能够在那极其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勇闯一道道难关,跨越一道道沟壑。你看,不识字、不读书的日子再也没有了;

  露宿街头、蜗居小房子的日子再也没有了;

  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再也没有了;

  没钱治病的日子再也没有了,老百姓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生活更加有奔头了。

  讲奉献,才能有作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是“老西藏”精神,老一辈革命者、建设者也在用实际行动证明着。有“我死后,请把我的骨灰埋在西藏”的开国将军谭冠三;

  有“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两次进藏的孔繁森;

  有“千般难、万般难,心有百姓就不难”的藏族大学生德吉央宗。他们就像在西藏天空下的无数萤火,汇聚成了人间星河,面对困难考验,主动请缨,默默奉献,始终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初心使命。

  西藏的党员领导干部像格桑花一般扎根雪域边疆,与群众一起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共同守护西藏的稳定、繁荣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