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革命老区脱贫奔小康感悟心得体会

www.16system.cn 2021-10-03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以下是好范文网分享的革命老区脱贫奔小康感悟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革命老区脱贫奔小康感悟心得体会

  富硒蔬菜产业园里农作物长势喜人,村居外墙上的农家画尽显江南村落韵味,旅游合作社经营收入的50%用于入股的村民分红,村民自己做的梓山麻饼经常卖断货……在江西赣州市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当地乡亲说自己的日子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于都县,实地考察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发展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到潭头村考察时,同村民孙观发一家和当地镇、村干部围坐在一起拉家常。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我这次来江西,是来看望苏区的父老乡亲,看看乡亲们的生活有没有改善,老区能不能如期脱贫摘帽。”朴素的话语之中,体现着大国领袖的人民情怀,诠释着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不变初心。

  走到再远的地方,也不能忘记自己从哪里来。站在时光轴上深情回望,革命老区承受着战火纷飞,更承载着红色记忆。发展的红利惠及于民,曾在革命年代做出巨大牺牲的革命老区更是不能被忘记。“决不能让老区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让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在心。

  脱贫攻坚征程路,一步一履总关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前往革命老区考察调研,他反复强调,“加快老区发

  展,使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责任,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在江西井冈山茅坪乡神山村,习近平总书记和乡亲们一起打糍粑;在安徽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习近平总书记看到村民家满墙奖状说到要做好教育扶贫;在贵州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习近平总书记说“在这里找到乡愁了”;在福建龙岩古田镇,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大家要永远铭记老区人民为革命作出的贡献;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习近平总书记和大伙聊起了白羊肚手巾的用法……听民声、解民意、看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在老区土地上留下的深深足迹,更贯通着念兹在兹的人民情怀。

  葆有前行的不竭动力,关键在于永远与人民手拉手、心连心,这亦是人民情怀的力量体现。脱贫攻坚既反映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学内涵,又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深情厚意。情怀事大,见于细微。习近平总书记与老区人民亲近互动的场景,映照着国家领航者对于脱贫攻坚的谋篇布局。这份人民情怀,必定是新时代的温暖印记。

  老区脱贫攻坚一直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从搞活经济到夯实民生,从基建打造到文化滋养,都要人民情怀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唯有克服重重困难,走出

  一条真脱贫、脱真贫的致富路子,才能拿下老区脱贫攻坚的“娄山关”“腊子口”,继而把人民情怀落在实处。

  老区脱贫,把人民情怀转化为攻坚力量。前文提到的习近平总书记调研过的潭头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9户,全都参与了蔬菜产业发展,富硒品牌已经打响。如今,高铁在这块红土地上贯穿而过,乡亲们出门“说走就走”,自家的乡村旅游更是火起来了。成绩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得到,还需要迸发“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的干劲,坚定“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决心,把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老区的深情厚爱落到实处。

  革命老区脱贫奔小康感悟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领会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的战略地位以及重大意义,进一步明确了农村扶贫工作的具体要求,并将作为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持之以恒,抓紧抓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部分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中高收入群体,但还存在大量低收入群体。作为乡镇级政府的扶贫机关的工作者,对此既感到是工作动力又是工作的压力。一方面,扶贫工作在不但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工作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工作力度得到加大,扶贫工作成效更加突显,给扶贫工作提供了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另一方面,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抓住机遇谋发展,就必须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扶贫工作的新思路和新办法,是一个扶贫工作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用心扶贫

  对贫困的群众,我们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很多的基层干部也是从贫困中走过来,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加增强我们抓好扶贫攻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是用心扶贫的必要条件。

  扶贫攻坚对各村都有任务、有指标,还要纳入最终的年终考核。如果仅仅把扶贫当作任务,为驻村而驻村,敷衍了事的填写扶贫手册;为户入而入户,表示我来过、我见过,然后纸上谈兵,这些被动的扶贫、被动的工作,没有一丝的责任感,如何能够用心。在奋斗在一线上的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怀着对弱势群里的关爱、对困难群众的同情,坚持行善向善的信念,变任务为责任,变压力为动力,充满激情、充满爱心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扶贫攻坚战中。

  二、用新扶贫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在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把贫困群众当作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脱贫愿望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满正能量去面对现在的问题,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永久脱贫、直奔小康才不会是一句空话,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望。只有真心付出、真新帮扶,扶贫工作才会取得实效,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群众路线教育的成果会更加巩固,在攻坚战役中会取得绝对的胜利,更加会体现出基层干部的自我价值。

  革命老区脱贫奔小康感悟心得体会

  步入小康社会,是2020年必须要完成的目标任务。但是还有很多贫困人口尚未脱贫,这样任务就不能完成,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党员、干部要紧紧拉着贫困户的手,带领他们走出困境。

  对贫困的群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很多的基层干部也是从贫困中走过来,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加增强所有人抓好扶贫攻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是用“心”扶贫的必要条件。在一家一户的走访过程中,太多的卧榻病床的老人、太多患有绝症的病人、太多渴望走出困境的人,这些更加驱使大家用心去帮扶他们。

  扶贫攻坚中各村都有任务、有指标,还经常有很多的考核督查。这就使基层干部陷入表册的汪洋大海中,忙于应付各样督导检查中,把扶贫当作任务,为驻村而驻村,敷衍了事;为入户而入户,“纸上谈兵”,这些被动的扶贫、被动的工作,淡化了责任感,如何能够用“心”。只有从内心深处怀着对弱势群里的关爱、对困难群众的同情,才能变任务为责任,变压力为动力,充满激情、充满爱心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扶贫攻坚战中。

  扶贫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其过程中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以自己的意愿代替群众的想法。

  用没用“心”,群众是有感觉的;被动扶贫和主动帮扶,群众是心知肚明;有没有将工作落在实处,群众是看在眼里的。只有真心付出、真心帮扶,扶贫工作才会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