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十九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20篇

www.16system.cn 2021-10-03
中国共产党党员,简称中共党员、共产党员或党员,分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和中国共产党预备(候补)党员,是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入党条件和程序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以下是好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十九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20篇范文,供大家参考选择。

十九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篇1

  近日,我通过中心组理论学习会、宣讲报告、新闻报道、研读公报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

  一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作出的历史选择。这一事实和过程本身,不仅证实了党的领导的合法性与正当性,而且表明党的领导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前途就会无限光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定会实现。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一词,在公报中出现52次,高频出现充分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性。我们要围绕“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这一关键,顺应出台各项制度措施,进一步巩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民心民意,不断领导人民群众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三是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习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就一定能够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十九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篇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专题研究,作出了全面部署安排,这对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瞻远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每一项工作,都是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既长远谋划、宏观设计,又狠抓落实、一抓到底。一系列决策部署,层层递进、渐次展开,深刻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样的国家制度”这一历史性课题,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战略谋划、系统思维、历史担当。

  有力擘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壮丽蓝图。这次全会与时俱进地对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13个方面的制度进行了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必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更加有效应对前进征程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迈入新起点、开辟新境界,书写出更新更美的时代篇章。

  集中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我们不仅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且要不断改革完善各项具体制度、机制,使之更加成熟定型。这次全会着眼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构建起一整套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这更加超越了西方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固有模式,将使全世界更好了解为人类美好社会制度提供的中国方案。

十九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篇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根据研讨要求,我结合自身工作职责,对全会公报进行了深入学习,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感受。

  务必明确前进方向。方向明则思路清,目标明则步履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我们党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工作报告和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系统总结了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的新的重大进展,深刻阐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思考,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会通过的《决定》,是坚持和完善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纲领性文献,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描绘了宏伟蓝图,释放了“中国之治”最强信号。

  务必时刻对标对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并作出决定,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全会提出的“十三个显著优势”,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十三个坚持和完善”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基层公安战线一员,自己深刻认识到必须立足岗位实际,紧密结合工作职责,不断完善治理方式方法。对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求,自己还存在为民服务意识淡薄、言语不够文明、担当精神不足等需要完善的方面。比如,在日常办案时,特别是案件调查出现瓶颈,办案压力大的时候,会对调查对象不够客气,产生急躁情绪,偶尔还会横眉竖眼,言语方面不够规范。比如,在对干警的日常管理方面还不够严,抓防微杜渐不够,监督方法不多,表扬鼓励的多,批评教育的少,对一些不良风气和苗头倾向没有真正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制止,一定程度上影响力治理效能的发挥。

  务必不断砥砺奋进。通过对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学习,自己真切感受到,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举旗定向、谋篇布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重大成就,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已经基本确立,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党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更加坚定了自己对党的绝对忠诚和对领袖的绝对拥护。作为基层公安派出所长,自己要认真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抓好干警队伍建设、业务和日常管理工作,依法查处辖区危害治安秩序的案件,做好安全稳定工作,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公安战线应有的贡献。

十九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篇4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历经探索、实践、创新、发展各个阶段,过程虽然曲折,但前景光明远大。中国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亿万人民能够摆脱贫困,过上小康幸福生活,国内经济社会、科技创新、社会治理、民生保障、军事实力进入世界领先行列,综合国力逐年上升,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先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方向。而这,也正是全体中华儿女满怀信心、坚定不移走下去的根本动力源泉。

  这是深得人心、全民拥护的“中国之治”。俗话说得好,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道路最终走得怎么样,要用事实来说话。“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坚持的价值取向。我们党始终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各项国家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建设中;始终坚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不动摇,处处保障人民权利、代表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14亿中华儿女团结一心,深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生活在这片热土上深感自豪。事实胜于雄辩地证明:这条路,走得通、走得对、走得好。

  这是立足现实、不断进取的“中国之治”。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也无先例可循,中国必须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一系列法规制度出台,在不断优化和改进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之网越织越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畅通,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量。

  这是追梦前行、矢志奋斗的“中国之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国家制度扎根本国土壤,在创新发展中不断迈向新境界。在整体制度框架的支撑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清晰可见,向着国家治理现代化奋进,胜利就在眼前。

  我们走在宽敞的大道上向前进,动力十足,意气风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为“中国之治”把脉问诊,既肯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发展成就,也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明确了国家制度建设和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为中国发展进一步立柱架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这艘巨轮正劈波斩浪、扬帆远航,带领亿万人民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十九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篇5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历史性以全会的形式,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要做到坚持学思践悟、学通弄懂、学以致用,真正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会议精神切切实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两天,通过反复研读、深学细思、深刻领悟全会公报,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进一步强调了应该往哪走,明确前进方向。方向决定前途。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中国几十年的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经验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厚植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是延续在中华民族5000千年的悠长历史中发展出来的,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实践证明,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

  二是进一步强调了应该走什么路,明确奋斗目标。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第一位问题。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只有与国家建设、发展同步配套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党和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三是进一步强调了应该怎么走,明确行动步伐。十九大以来,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已经基本确立;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更进一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中国全面开花,硕果累累。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十三个显著优势”,为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提供基本依据。事实证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回应了群众的期盼要求,体现了党的责任担当,指明了中国梦的现实路径,更加坚定了发展自信。

  作为个人,必须把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主题教育融合起来,和自己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坚定绝对忠诚的信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什么是信仰?就是为了它可以抛弃一切的信念。对共产党人来说,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就是信仰,这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要深读悟透马列主义经典原著,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用理论上的清醒确保信仰上的坚定。要继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好附近红色文化资源,建好XX干部学院,打造党员初心教育的精神高地,从XX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要坚定初心意识,坚守对党的绝对忠诚,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实践中,锤炼党性,坚定信仰。

  二是坚定知行合一的担当。在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做疾风劲草、当烈火真金。要打好三大攻坚战,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越是艰险越向前,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

  三是坚定为民服务的真谛。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和“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集中开展全县棚改突出问题、房地产市场秩序和“烂尾楼”专项整治。研究解决历史遗留的不动产权证办理问题。加快农村公路危桥改造,让群众平安出行。扎实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坚决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美丽乡村、原生态“五大保卫战”。

十九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篇6

  按照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通知》要求,通过近期局党组组织的集中学习,个人自学,认真收听收看了全会相关新闻直播,仔细研读了全会公报。下面结合近期的学习,谈几点体会,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是历史文化源流启发我们要坚定制度自信。“制度”一词,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源流。制,《说文解字》言,“裁也”。在小篆的字形里,“制”左边是一个“未”,右边是一把刀,指的是以刀断木、治木为器。后引申出制定、节制、法制、形制等意思。度,《说文解字》言,“法制也”,本义是计量长短的标准,如《孟子》说,“度,然后知长短”。“制”和“度”,细分是两个内容,“制”是标准规则,“度”是对标准规则的把握。“制度”寄托了造字者的智慧,启发我们制定制度,不能好高骛远、削足适履,不能囫囵吞枣、邯郸学步,要拿捏分寸火候,否则便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为他人作嫁衣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制度”,是全会的主题词,在5000余字的全会公报中,出现频率最高,多达77次。每一处“制度”论述背后,都是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主题的深刻阐释,都是对“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一重大政治问题的具体回答,蕴含着深厚的制度自信和提高制度执行力的明确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我们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我们国家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不是一座“飞来峰”。鸦片战争后的百年,西方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模式风靡全球的时候,我们也曾照抄照搬、亦步亦趋,但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种种国家治理体系的方案都在现实中败下阵来。历史证明,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全会总结的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显著优势,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得来的。这些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中国有五千多年文明史、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五十六个民族,我们没法照谁的模式办,也没有谁能指手画脚告诉我们该怎么办。

  二是国家发展成就告诫我们要完善制度体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坚持和完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957年毛泽东同志言语谆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制度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深入。1992年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站上新起点,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制度建设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公报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成就作出高度评价:我们党领导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并作出决定,是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史上新的里程碑。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首次系统阐述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用“13个坚持和完善”全面部署了推进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和举措。“坚持和巩固”“完善和发展”,透露着深刻的辩证法内涵。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整的两句话。少了一句,理解都会出现偏差。“改什么,不改什么”,要有清醒的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治国理政的本根,丝毫不能丢。“13个坚持和完善”是我们的方向,朝着这个目标坚定前进。公报分三阶段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为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

  三是推动国家发展要求我们要推动制度落实。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没有强大的执行能力,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公报单列一段对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提出明确要求。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带动全党全社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一要以身作则当表率。“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领导干部是制度执行的风向标,只有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和以身作则地学习、尊重、执行和维护制度,全党全社会才会形成制度先行的良好氛围,使制度畅行无阻并推动治理现代化。二要真学真信当信仰。自觉尊崇,意味着内心深处的深刻认同。只有发自内心的认同、至真至诚的信仰,制度才能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行为习惯。严格执行,意味着在制度执行上不做选择、不搞变通、不打折扣。坚决维护,就要敢于同违反制度、破坏制度的行为作斗争,在涉及制度层面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不能有丝毫含糊。要加强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有着坚定的制度自信,才有高度的执行自觉。70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充分证明了我们的制度优势。面对这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丰富实践成果和巨大生命力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最有理由自信。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坚定“四个自信”,从内心深处敬畏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形成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想问题、作决策、抓落实都自觉对标对表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确保不出偏差。三要坚决执行当遵循。公报指出,推动广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提高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各项工作能力和水平。制度执行最终靠人。广大干部要不断增强制度意识,尊崇制度、重视制度,领会制度精神、熟知制度内容,提高执行制度的本领,在制度的轨道上推进各项事业。提高制度执行力,还要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如果监督问责不严,制度执行和不执行一个样,执行得好和执行得不好一个样,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破窗效应”。只有严肃责任追究,强化监督检查,才能确保制度刚性约束。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纪检监察机关责无旁贷。要立足职能职责,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构建全覆盖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用监督督促执行,用监督检查执行效果,强化制度执行力,保障国家治理各项决策部署、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切实得以坚持巩固,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十九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篇7

  按照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通知》要求,通过近期局党组组织的集中学习,个人自学,认真收听收看了全会相关新闻直播,仔细研读了全会公报。下面结合近期的学习,谈几点体会,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是历史文化源流启发我们要坚定制度自信。“制度”一词,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源流。制,《说文解字》言,“裁也”。在小篆的字形里,“制”左边是一个“未”,右边是一把刀,指的是以刀断木、治木为器。后引申出制定、节制、法制、形制等意思。度,《说文解字》言,“法制也”,本义是计量长短的标准,如《孟子》说,“度,然后知长短”。“制”和“度”,细分是两个内容,“制”是标准规则,“度”是对标准规则的把握。“制度”寄托了造字者的智慧,启发我们制定制度,不能好高骛远、削足适履,不能囫囵吞枣、邯郸学步,要拿捏分寸火候,否则便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为他人作嫁衣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制度”,是全会的主题词,在5000余字的全会公报中,出现频率最高,多达77次。每一处“制度”论述背后,都是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主题的深刻阐释,都是对“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一重大政治问题的具体回答,蕴含着深厚的制度自信和提高制度执行力的明确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我们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我们国家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不是一座“飞来峰”。鸦片战争后的百年,西方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模式风靡全球的时候,我们也曾照抄照搬、亦步亦趋,但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种种国家治理体系的方案都在现实中败下阵来。历史证明,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全会总结的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显著优势,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得来的。这些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中国有五千多年文明史、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五十六个民族,我们没法照谁的模式办,也没有谁能指手画脚告诉我们该怎么办。

  二是国家发展成就告诫我们要完善制度体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坚持和完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957年毛泽东同志言语谆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制度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深入。1992年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站上新起点,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制度建设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公报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成就作出高度评价:我们党领导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并作出决定,是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史上新的里程碑。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首次系统阐述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用“13个坚持和完善”全面部署了推进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和举措。“坚持和巩固”“完善和发展”,透露着深刻的辩证法内涵。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整的两句话。少了一句,理解都会出现偏差。“改什么,不改什么”,要有清醒的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治国理政的本根,丝毫不能丢。“13个坚持和完善”是我们的方向,朝着这个目标坚定前进。公报分三阶段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为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

  三是推动国家发展要求我们要推动制度落实。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没有强大的执行能力,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公报单列一段对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提出明确要求。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带动全党全社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一要以身作则当表率。“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领导干部是制度执行的风向标,只有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和以身作则地学习、尊重、执行和维护制度,全党全社会才会形成制度先行的良好氛围,使制度畅行无阻并推动治理现代化。二要真学真信当信仰。自觉尊崇,意味着内心深处的深刻认同。只有发自内心的认同、至真至诚的信仰,制度才能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行为习惯。严格执行,意味着在制度执行上不做选择、不搞变通、不打折扣。坚决维护,就要敢于同违反制度、破坏制度的行为作斗争,在涉及制度层面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不能有丝毫含糊。要加强制度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有着坚定的制度自信,才有高度的执行自觉。70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充分证明了我们的制度优势。面对这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丰富实践成果和巨大生命力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最有理由自信。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坚定“四个自信”,从内心深处敬畏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形成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想问题、作决策、抓落实都自觉对标对表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确保不出偏差。三要坚决执行当遵循。公报指出,推动广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提高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各项工作能力和水平。制度执行最终靠人。广大干部要不断增强制度意识,尊崇制度、重视制度,领会制度精神、熟知制度内容,提高执行制度的本领,在制度的轨道上推进各项事业。提高制度执行力,还要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如果监督问责不严,制度执行和不执行一个样,执行得好和执行得不好一个样,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破窗效应”。只有严肃责任追究,强化监督检查,才能确保制度刚性约束。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纪检监察机关责无旁贷。要立足职能职责,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构建全覆盖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用监督督促执行,用监督检查执行效果,强化制度执行力,保障国家治理各项决策部署、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切实得以坚持巩固,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十九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篇8

  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是中国共产党的新时代宣言书,凝聚着总书记的远见卓识,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智慧,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梦想,向全世界宣示“中国之治”开始扬帆起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继续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中国之治”这艘航船披荆斩棘、破浪前行。

  中国之治,就是要牢牢坚持党的领导,提升治理水平。长征的跋涉、革命的烽火、抗战的硝烟、改革的探索、脱贫的攻坚……回望过去,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畏困难、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奇迹。展望未来,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那么“中国之治”,就是要牢牢坚持党的领导,提升治理水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方向坚定、行稳致远。

  中国之治,就是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完善治理体系。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要向现代化奋进,就是要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完善治理体系,就是要更好地适应时代变化、顺应人民期盼,以更加科学完备的制度实现“立治有体,施治有序”。

  中国之治,就是要坚持以百姓为中心,增进人民福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全会提出,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必须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用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人民心中的梦想。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不断健全民主制度、拓宽民主渠道、使国家制度设计和治理工作具备坚实的民意基础。

  蓄积磅礴之力,奋进筑梦之途。只有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为“中国之治”奠定制度基石,才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才能真正推动“中国之治”这艘航船披荆斩棘,破浪前行!

 

十九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篇9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历史性以全会的形式,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要做到坚持学思践悟、学通弄懂、学以致用,真正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会议精神切切实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两天,通过反复研读、深学细思、深刻领悟全会公报,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进一步强调了应该往哪走,明确前进方向。方向决定前途。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中国几十年的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经验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厚植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是延续在中华民族5000千年的悠长历史中发展出来的,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实践证明,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

  二是进一步强调了应该走什么路,明确奋斗目标。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第一位问题。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只有与国家建设、发展同步配套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党和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三是进一步强调了应该怎么走,明确行动步伐。十九大以来,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已经基本确立;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更进一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中国全面开花,硕果累累。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十三个显著优势”,为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提供基本依据。事实证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回应了群众的期盼要求,体现了党的责任担当,指明了中国梦的现实路径,更加坚定了发展自信。

  作为个人,必须把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主题教育融合起来,和自己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坚定绝对忠诚的信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什么是信仰?就是为了它可以抛弃一切的信念。对共产党人来说,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就是信仰,这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要深读悟透马列主义经典原著,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用理论上的清醒确保信仰上的坚定。要继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好附近红色文化资源,建好XX干部学院,打造党员初心教育的精神高地,从XX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要坚定初心意识,坚守对党的绝对忠诚,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实践中,锤炼党性,坚定信仰。

  二是坚定知行合一的担当。在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做疾风劲草、当烈火真金。要打好三大攻坚战,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越是艰险越向前,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

  三是坚定为民服务的真谛。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和“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集中开展全县棚改突出问题、房地产市场秩序和“烂尾楼”专项整治。研究解决历史遗留的不动产权证办理问题。加快农村公路危桥改造,让群众平安出行。扎实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坚决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美丽乡村、原生态“五大保卫战”。

十九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篇10

根据《xx党委关于召开20xx年度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几个问题的通知》精神和全中心统一安排,我积极参加组织生活会各项准备工作,并通过自我查摆、相互谈话、征求意见等方式,深入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反思了问题产生的根源,明晰了问题整改的措施,现将有关情况进行对照检查,请大家等下对我提出批评意见:

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政治功能强不强方面。党员的意识有所淡化,比如只顾按照支部的安排被动的参与活动,虽然有时候对加强支部建设有想法但没有及时建言献策。

2.工作作风实不实方面。工作标杆不高,只满足于过得去,缺乏精益求精的决心。解放思想不够,觉得自己在岗位上干了多年,有了成熟的思路和经验,习惯用“套路”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没有及时实行新形势,对新问题办法不多。服务意识下降,虽然能够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但存在在做职工的思想工作方面为够深入细致。

3.发挥作用好不好方面。对新进单位的同志谈心交流不多,传帮带做得不够扎实。随着年岁和经历的增长及身体患腰椎病等原因,工作的精力有所降低,错误地觉得要让年轻人多干一点,没有发挥“老同志”的带头作用。对管理中心要求的创亮点、特色方面工作做的不够,没有杠旗干劲。

4.自我要求严不严方面。纪律观念要加强,有时候因为遇到紧急情况,有按惯性思维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现象。自力更生意识要加强,充分调动职工参加义务劳动做得不够好,有等靠要思想。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习意识不够。片面地认为应该把精力放在抓好实际工作,没有把坚持学习作为一种自觉,学习的主动性、计划性不强。在理论学习上下功夫不够,宽泛粗劣、浅尝辄止,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改造不及时,有时候对新形势把握不够。染上了“机关病”,调查研究这个法宝运用不够,没有紧密结合实践更新方法和措施。

2.宗旨意识下降。没有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觉得只要干好自己的工作就够了,对其他的事情理会不多。在做好职工思想工作中,有待更深入细致,沉下心来谈心交友、解剖麻雀,认真理一理群众到底缺什么、需要什么,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3.争先意识不足。有时候存在做好日常工作就行了的错误思想,缺少了争第一、当先进的斗志面对复杂的问题,不够冷静,有急燥情绪。奋斗的精神不足,今日事今日毕的优良作风发挥不够,遇到问题时有时候会产生厌烦情绪。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始终拧紧总开关。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牢记服务宗旨,谨记党员义务,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主动制定学习计划,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的学习,提高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广泛加强经济文化、业务技能的学习,提高适应新时代、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十九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篇1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大会吹响了进一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号角,通过了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四梁八柱中,党的领导居于顶梁柱的位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我们制度的根本优势。只有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方能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确立和维护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核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基本观点。我们必须不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也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这些重要理论揭示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统一关系。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就要求我们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一要求并不是空洞、抽象的,要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要治理好近14亿人的大国、9000多万党员的大党,必须要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党的领导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站在新的起点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更是一个需要全党全国人民努力践行的实践课题。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十九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篇1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已胜利落下帷幕,这次全会中央召开近10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就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表了说明,全会文件起草具体修改意见1375条,经反复研究推敲,对决定稿作出增写、改写、文字精简283处,在全会闭幕两天后,习近平总书记赴上海考察,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做出指示。省委书记骆惠宁主持召开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体会议传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把会议精神切切实实转化为推动建设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实现新时代“中国之治”,关键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

  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并作出决定,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所以这次全会的历史地位及其深远影响,应当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长远发展中来认识和把握。

  一个制度适合不适合一个国家,一套治理体系是不是科学有效,实践最有说服力。正是这样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保障了新中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西方之乱”和“中国之治”的鲜明对比中展示出显著优势。事实昭告世人,中国人民具有卓越的制度创造力,中国共产党有着高超的国家治理能力。

  以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成就为例,5年来,随着《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的落实,高校转型发展初见成效。全国已有200多所地方高校参加了转型改革试点,XXX成立了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XXX作为省委省政府为山西转型发展设立的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主动与省内大型能源企业对接合作,学院转型发展、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改革,孕育出星火燎原之势。实践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对总目标的深化和展开,是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新的部署和安排,凝练概括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13个方面显著优势,既阐明必须牢牢坚持的重大制度和原则,又部署推进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和举措,为探求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路指明了前进方向。

  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在人的现代化。

  全会归纳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13个显著优势,对广大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关键少数,各级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全会部署的组织者、实施者、落实者,必须切实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提高制度执行能力。

  按照中央部署及省委要求,要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把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推动广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要带头做到“两个维护”,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高政治能力,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想问题、作决策、抓落实都要自觉对标对表。要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把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作为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推动各级干部强化责任、提升能力,切实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三、学习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关键在于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抓好工作的实践

  作为高校的党委书记,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要旗帜鲜明坚持党对教育的领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夯实党领导教育发展的制度基础,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时不我待地抓好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

  一是示范带动,做好学习文章。树立起“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坚持学在先、学在前,先学先懂、真学真懂。原原本本通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原文,准确把握报告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深学细研、掌握内涵要义,更好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是学思践悟,做好结合文章。把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与XXXX结合起来,与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结合起来,与具体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以优异成绩彰显奋力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

  三是持续稳固,做好常态文章。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指明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实现路径,会议精神是我们今后工作的行动指南和目标纲领。学习会议精神不能一劳永逸,我讲把学习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久久发力、形成常态,用十九届四中全会的精神的内涵要义解决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十九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篇1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并作出决定的会议,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会《决定》通篇贯穿着坚定自信、坚守根本、改革创新的精神,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全会公报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显著优势,提出了3个总体目标和13个方面的工作要求。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我认为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要潜心学。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紧密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自觉站在“两个维护”的高度,原原本本学习、迅速学懂弄通全会公报和《决定》,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进一步增强和坚定制度自信。

  二要善检视。这次全会有一大创新,就是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对标对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就我工作所在地廉江而言,在一些制度建设上还存在着差距,需要我们认真深入检视,加以完善。此外,廉江虽然拥有完整小家电产业链条,但企业品牌意识不强,同行靠拉低价格来吸引商家,市场恶性竞争非常严重,这就是我们在资源配置中还没有更好地发挥作用。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以十九大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探索新时代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途径。

  三要扎实做。我们要把《决定》作为抓落实的任务书、路线图,要主动把责任扛在肩上,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不折不扣把《决定》明确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位。结合我在廉江工作实际,在今后工作中,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工作报告中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论断和新的要求,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在经济运行、产业转型、项目建设、环境治理、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中下功夫,扎实推动廉江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全会精神。

  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好、巩固好已建立的各项制度、体系,不断加强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通过建章立制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九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篇1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紧紧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战略任务,明确提出了党和国家制度建设的总体目标、战略重点、工作机制和推进方式,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新的里程碑,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应急管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既是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应有之义,更是我们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必须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找准应急管理工作的定位,聚焦关键领域、重点问题,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要紧紧围绕四中全会确定的总体目标,发挥长期以来形成的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全国一盘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等体制机制优势,不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法治体系、行政体制、治理制度,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构建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应急管理体系,努力防范化解安全生产和各类自然灾害的重大风险,为社会经济健康平稳发展保驾护航。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们要立足应急管理工作岗位,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十九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篇15

  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是中国共产党的新时代宣言书,凝聚着总书记的远见卓识,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智慧,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梦想,向全世界宣示“中国之治”开始扬帆起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继续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中国之治”这艘航船披荆斩棘、破浪前行。

  中国之治,就是要牢牢坚持党的领导,提升治理水平。长征的跋涉、革命的烽火、抗战的硝烟、改革的探索、脱贫的攻坚……回望过去,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畏困难、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奇迹。展望未来,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那么“中国之治”,就是要牢牢坚持党的领导,提升治理水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方向坚定、行稳致远。

  中国之治,就是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完善治理体系。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要向现代化奋进,就是要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完善治理体系,就是要更好地适应时代变化、顺应人民期盼,以更加科学完备的制度实现“立治有体,施治有序”。

  中国之治,就是要坚持以百姓为中心,增进人民福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全会提出,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必须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用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人民心中的梦想。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不断健全民主制度、拓宽民主渠道、使国家制度设计和治理工作具备坚实的民意基础。

  蓄积磅礴之力,奋进筑梦之途。只有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为“中国之治”奠定制度基石,才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才能真正推动“中国之治”这艘航船披荆斩棘,破浪前行!

十九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篇16

  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是中国共产党的新时代宣言书,凝聚着总书记的远见卓识,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智慧,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梦想,向全世界宣示“中国之治”开始扬帆起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继续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中国之治”这艘航船披荆斩棘、破浪前行。

  中国之治,就是要牢牢坚持党的领导,提升治理水平。长征的跋涉、革命的烽火、抗战的硝烟、改革的探索、脱贫的攻坚……回望过去,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畏困难、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奇迹。展望未来,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那么“中国之治”,就是要牢牢坚持党的领导,提升治理水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方向坚定、行稳致远。

  中国之治,就是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完善治理体系。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要向现代化奋进,就是要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完善治理体系,就是要更好地适应时代变化、顺应人民期盼,以更加科学完备的制度实现“立治有体,施治有序”。

  中国之治,就是要坚持以百姓为中心,增进人民福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全会提出,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必须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用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人民心中的梦想。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不断健全民主制度、拓宽民主渠道、使国家制度设计和治理工作具备坚实的民意基础。

  蓄积磅礴之力,奋进筑梦之途。只有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为“中国之治”奠定制度基石,才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才能真正推动“中国之治”这艘航船披荆斩棘,破浪前行!

十九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篇17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并作出决定的会议,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会《决定》通篇贯穿着坚定自信、坚守根本、改革创新的精神,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全会公报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显著优势,提出了3个总体目标和13个方面的工作要求。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我认为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要潜心学。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紧密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自觉站在“两个维护”的高度,原原本本学习、迅速学懂弄通全会公报和《决定》,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进一步增强和坚定制度自信。

  二要善检视。这次全会有一大创新,就是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对标对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就我工作所在地廉江而言,在一些制度建设上还存在着差距,需要我们认真深入检视,加以完善。此外,廉江虽然拥有完整小家电产业链条,但企业品牌意识不强,同行靠拉低价格来吸引商家,市场恶性竞争非常严重,这就是我们在资源配置中还没有更好地发挥作用。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以十九大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探索新时代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途径。

  三要扎实做。我们要把《决定》作为抓落实的任务书、路线图,要主动把责任扛在肩上,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不折不扣把《决定》明确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位。结合我在廉江工作实际,在今后工作中,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记在工作报告中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论断和新的要求,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在经济运行、产业转型、项目建设、环境治理、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中下功夫,扎实推动廉江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全会精神。

  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好、巩固好已建立的各项制度、体系,不断加强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通过建章立制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九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篇18

  根据今年民主生活会的主题,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坚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会前认真学习了各级领导一系列相关会议的重要讲话精神,对照检查内容逐一进行自我检查,现将个人一年来的思想工作等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努力方向汇报如下:

  一、对照检查情况

  一年来,我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圆满完成党组织交办的各项任务,无任何违纪情况发生;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市委七条实施意见、XX市党员干部政治纪律“八严禁”和生活作风“十二不准”,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勤政廉政,忠于职守,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情和违法违纪的事;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决反对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形式主义方面。理论知识不充足,知识构架不完整,平时学习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并且理论联系实际不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得不够好;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抓得不实、执行不力等现象,检查中奖惩力度不够的形式主义现象仍存在;存在以制度代管理、以会议抓落实的情况,对某些工作缺乏动态管理,对工作的执行到位情况抓得不严。

  (二)官僚主义方面。与单位职工的交心谈心不够,没能直接了解他们的工作态度、思想行为等;下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时间较少,没能及时了解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没能时常关心困难群众家庭的生产生活条件,缺乏与群众情感上的交流。

  (三)享乐主义方面。自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偶尔存在接待超过规定标准,对于此现象制止不够坚决;工作中,时有满足于现状,少了些年轻时艰苦奋斗、善于创新的精神,享乐于按部就班的安详工作。

  (四)奢靡之风方面。对于日常办公用品采购、公务用车使用等方面都进行了严格管理,但有时仍没注重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今后会进一步管理入微,克服存在的任何奢靡思想。

  三、原因分析

  (一)理论学习不够深入,理论与实践隔离。平时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较多,不自觉地忽视了进一步系统的政治理论学习,缺乏对理论的系统研究和深刻理解,不能很好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没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用马列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分析问题,欠缺用政治理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党性修养自觉性减弱,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以事务工作代替政治和党性锻炼,没有认识到党性修养要求每名党员都要自觉地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每时每刻、一言一行都要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有时不够深入,满足于面上不出问题,创新意识淡化,忽视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群众工作经验不足,宗旨观念有所淡化。对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在工作上群众观念淡薄,看不到群众的首创精神,指导工作主观意志成份多,为群众想的少、做的少,服务群众缺乏真功夫。

  四、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一)抓修养,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加强党性修养,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群众观、发展观;努力克服消极思维、模糊认识所造成的各种束缚,破除急躁情绪,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脚踏实地的投入到工作中。

  (二)抓学习,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以解决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成效为落脚点,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三)抓落实,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密切联系党员干部,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稳步落实各项政策;深入开展大下访活动,以切实得到群众的认可为目标,下村真正做到与群众实实在在接触,真正了解到最需要关心和扶助的群众。

  (四)抓自律,严格执行廉政规定。严守从政准则,坚决抵制歪风邪气,始终做到清正廉洁,自觉与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带头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

十九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篇19

 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党委关于召开20xx年度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会开展*评议党员工作的通知,为开好此次专题组织生活会,党支部按照公司党委的要求,通过专题组织学习,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谈心谈话,做了认真充分的准备,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在此基础上,惠农党支部决定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继续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通过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章程》、习近平总书记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文件和规章制度,观看《巡视利剑》、《永远在路上》等专题片,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损害群众利益典型案例,对照《党章》规定的党支部职责,重点查摆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差距,并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原因剖析,以及下一步具体整改措施。

  一、对照党章重点查摆“3个方面”的问题

  1、是否存在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和上级党委督查通报的问题未按时整改到位,党建工作上级党组织不安排不部署,下级党组织不重视不落实的问题。

  一年来,党支部严格按照党章规定开展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履职尽责,坚持问题导向。严格按照公司党委的工作部署开展党员学习,并积极组织开展每月“主题党日活动”与“三会一课”相结合,认真组织落实公司党委的各项工作整改,切实做到立整立改。

  2、是否存在党建工作资料管理不严、缺少损毁的问题。

  档案资料按年度进行装订并封存,严格按照资料管理查阅管理办法管理。

  3、是否存在软弱涣散党组织长期存在,得不到有效整顿转化的问题。

  支部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实现决策科学化和*化、规范化,支委积极维护班子的团结,认真坚持*集中制和贯彻落实“一岗双责”,涉及分公司的重大事项,坚持支委会集体*集中制原则。

  二、对照检查的突出问题

  1、党支部班子及成员经常到各部门交流谈心,了解和解决部门和职工存在的问题。

  2、党支部班子成员对维修和抢修工作的关注度不够。

  3、公司业务审批手续及业务流程多而且繁琐,业务工作耽搁时间较长。

  4、厂级及班组培训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提高学习质量,减少学习频次。

  5、党支部创新“三会一课”的学习方式,利用微信平台将学习和会议内容转发,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活动,提升党员和职工的凝聚力。

  6、党支部将党建工作进一步提升,加强党员的监督和管理。

  三、存在问题的根源剖析

  1、服务意识有待加强。支部委员深入职工了解职工意愿和征求意见不够,这是服务意识不强的表现。分公司工作重点放在安全生产和市场拓展、提质增效多,党建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全体党员和职工,在保安全、抓发展、促经营的工作前提下,必须充分了解职工所急所想,将职工的意见和意愿放在第一位,时刻了解和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要充分尊重职工的意愿,保护好、引导好职工个人发展,更好的促进工作的积极性。

  2、存在求稳怕乱的思想。由于工作事物较多,按部就班的开展各项工作。发生维修、抢修时,严格按照应急抢修制度执行,班子成员和分管领导着重关注抢修材料的购置和调拨、停水时间、停水区域、影响用户和用户投诉处理工作。在抢修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交叉施工作业和大型机械施工等工作安排,但在维修和抢修时对维修员实际工作关心和关注较少。

  3、存在安于现状、锐意进取的工作意识不强。工作中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求实效,开拓创新少,墨守成规多,在供排水公司高速发展阶段,缺少创造性地推进惠农分公司发展的工作举措,站在总公司角度谋划思考工作的能力还需有待加强,还存在惯性思维、惰性思维,是总公司的工作不到位,我们上报,催了就满足的状态。工作中习惯“按部就班”,“差不多就行”,存在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的现象,没有切实根据实际情况督促和建议性的开展工作。

  4、主动作为意识、创新意识还不强。在面对新问题和新任务面前更多的是老思路、老办法,与实际工作不相符,需要上级管理部门下发制度,对事物的发展认识不深,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存在观望态度,缺乏主角的思维。奋斗干事的*不足,工作中遇到问题讲困难的多,想办法的少,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的精气神和推进工作干事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足。

  5、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虽然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报告,但是在学习中还存在存在重工作、轻学习的思想,总是以工作忙、任务重、没时间学为由,党员不能自觉静下心来学习,导致了政治理论学习效果不明显。学习主要是根据党委的学习计划进行,方式、方法比较呆板、单调,开会时有时“照本宣科”,对一些理论文章和政策文件只是“泛泛而读”,对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一些热点、焦点问题,缺乏深层次互动和思想交流,理论联系实际不深、不透。

  6、通过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党支部班子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意识不断提升,能够始终同中央、集团党委和公司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对党忠诚老实,不存在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觉性不强,在党员评议时缺少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觉性,有时即使看到了别人的问题,认为在一起工作,不必要批评别人的缺点,保持“一团和气”。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1、走进职工谈话谈心,解决实际问题

  深入各部门开展交流谈心,切实解决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支部委员要坚持执行深入联系点制度,把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经营思路中的热点带到职工中去,给职工深入讲解带有政策性、全局性和特殊性的企业发展问题,使职工关心和融入到的企业发展中来。面对面听取职工意见和存在问题,形成问题清单,能解决的立即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做好解释工作并形成备案,超出权限范围的及时上报,做到件件有着落。

  2、保障安全生产,提升后保障服务

  班子成员和支部委员要切实担当好职工带头人、领路人,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服务职工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延伸为职工服务链条、拓宽为职工服务领域、创新服务职工的方式。在严格落实和执行应急抢修的同时,完善保障后勤服务、实施跟踪服务,全面提升为职工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切实做到察民情、知不足,班子成员要熟练掌握所分管工作的相关政策、业务知识,更好地为职工服务,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成员在职工中的威信,以更“实”的工作作风全面推进供排水事业不断迈向新的阶段。

十九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篇20

  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历史性成就,集中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深刻阐述了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既有理论上的新概括又有实践上的新要求,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近段时间,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我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了更深的理解,进一步增强了信心、明确了方向、理清了思路、坚定了行动。主要有以下3方面体会:

  一是进一步认识到70年来的辉煌成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下取得的。全会《决定》用“13个坚持”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根本保障所在,是“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所在,也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些举世瞩目的突出成就让我更加坚信,只有社会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党和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二是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关头,尤其是当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进程正处在关键时期。全会系统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由“13个坚持和完善”组成,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到“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覆盖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各个方面。“坚持”体现了制度自信,“完善”体现了改革创新,这“13个坚持和完善”,每一个方面都是一个重要的制度体系,支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

  三是进一步认识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要的一条就是要明确在一系列制度安排中,把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放在头等重要位置。这次全会从指导思想到重大观点、具体举措等,无不鲜明体现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总的、根本要求。党的领导制度是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统领和贯穿其他12个方面制度。全会着眼于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这6个方面制度是构成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基本要素,必须全面建设好、始终坚持好、不断完善和发展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如何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释放出更加强大的能量,我认为要做到以下3点:

  一、要做“中国之治”的自觉尊崇者。党员领导干部要把“中国之治”背后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学懂、弄通、悟透,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一方面,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做到忠诚核心、维护核心、拥戴核心、捍卫核心。另一方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一切工作。主动承担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想问题、作决策、抓落实都自觉对标对表,充分发挥制度指引方向、规范行为、提高效率、维护稳定、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作用,不断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治理效能,真正做到学在深处、谋在远处、干在实处。

  二、要做“中国之治”的坚定执行者。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定推动“中国之治”的决心,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维护“中国之治”的权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不动摇,坚决抵制一切违反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的行为,坚守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要自觉提升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一切都从践行“两个坚决维护”的大局出发,牢固树立“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的意识,切实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盯紧公权力运行各个环节,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对违反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的行为不留情面,敢于较真,做到公道正派、大公无私。要把廉洁自律作为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底线,带头遵守《党章》《准则》《条例》,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在公务用车、办公用房、招待接待等方面,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切实在反“四风”方面为广大党员干部做榜样。

  三、要做“中国之治”的探索实践者。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始终坚定“四个自信”,从内心深处敬畏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形成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想问题、作决策、抓落实都自觉对标对表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确保不出偏差。要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不断提升依法执政本领,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行政决策监督制度,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以“钉钉子”的精神把“13个坚持和完善”的制度安排一项一项落到实处。要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等制度优势,全力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形成共识,充分汇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实现从“要我推动”到“共同推动”的转变。要结合本地实际推动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努力拿出更多新办法、新机制、新经验,推动项目规划、项目引进、项目建设、项目管理和民生改善等各项工作,加快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群众生活品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