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教育心得体会 >

自闭症康复师的教育心得: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识(上)

www.16system.cn 2021-03-30

  很多家长会因为孩子的自我意识问题而感到很苦恼,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自我意识。

  首先我们要知道自我意识的重要性,自我意识可以让孩子将自己和这个世界分离开来。孩子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很好的认识他人,自我意识弱的孩子一般对于外界的关注很少,也无法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

  自我意识是一个系统的康复过程,并且绝对不是简单的DTT回合就可以很快提高的。首先家长要对自己孩子的自我意识水平有个清醒的认识,根据自己孩子的能力采取正确的方法,加上在生活中多给予正确的引导,才能帮助孩子更好的发展自我意识。

  我先来告诉大家自我意识的干预项目,难度从低到高排列:

  一、呼名

  二、模仿

  三、身体部位识别

  四、面孔识别

  五、“我”的使用

  六、“我的”识别

  七、心理词汇

  八、他人意图

  九、性别意识

  十、自我管理

  呼名

  呼名在我之前写的“我叫你你敢答应么?”里面已经详细的介绍过了,这里不再多说,不了解的家长请往前翻订阅号。

  我在这里再重申一次,呼名反应对我们的孩子来说很重要,希望大家能踏踏实实将孩子的呼名反应做扎实,这对于孩子以后步入社会将会帮助非常的大。

  模仿

  模仿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对于孩子非常重要。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专门的提过模仿,不知道该如何提高的往前翻一下。

  身体部位识别

  自己身体部位的识别是早期孩子建立自我意识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在这里顺便告诉大家一个测试孩子自我意识是否萌芽的小实验,实验名字叫做“红鼻头实验”。

  操作也很简单,趁着孩子睡着的时候在孩子的鼻子上点个红点,孩子睡醒后拿个镜子放在他的面前。如果孩子在镜子里看到红点伸手想去擦镜子里面的鼻子,基本可以看出来孩子的自我意识很弱。反之,伸手擦自己的鼻子,则证明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萌芽。

  下面介绍一些方法来帮助大家提高孩子对于身体部位的识别能力:

  一、照镜子

  家长可以买一面照到全身的大镜子,经常在镜子面前和儿童玩指一指五官及身体部位的游戏。

  二、身体部位儿歌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儿歌都会涉及身体部位,可以边唱儿歌边和孩子做身体部位的游戏。这类身体部位的儿歌如果孩子可以完成,就代表孩子现在可以脱离镜子的提示,大脑里面基本已经有自己身体部位的意识了。

  三、动作和操作指令

  能够识别自己的身体部位,并且学会在指令下正确控制自己的身体,是自我意识的重要能力。

  动作指令:

  胳膊伸平、双手高举、叉腰、跳、蹲、跑、扭屁股、弯腰、跺脚、闭眼、摸鼻子、张嘴等。

  操作指令:

  撕纸、拉绳子、推小车、搬椅子、抬桌子、擦玻璃、盖被子、扣上盒子等。

  面孔识别

  一、单人照片指认

  首先要准备若干张照片,照片有别人的和自己的,孩子要从不同单人照当中找到自己的照片。

  二、合照指认

  在家庭合照,游玩合照和其他集体合照当中找到自己。

  三、脸部图像拼贴

  把孩子的照片剪成若干块(块数依据孩子的能力自行来确定),然后要求将破碎的图片拼成完成的面孔,

  当孩子拼图的时候遇到困难,可以用原图或者镜子来给孩子进行视觉提示。

  四、自画像

  当孩子具备一些绘画能力后,可以让孩子给自己画画。

  开始时,给孩子画出大概轮廓,比如脸的形状,让孩子涂色。然后逐渐撤销轮廓的辅助,让孩子自己来画。

  坚持让孩子画画可以发现孩子对五官位置。身体比例等掌握的越来越准确。

  “我”的使用

  孩子能正确使用“我”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我”的使用会经历以下的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辅助方式。

  大家要格外注意,“我”的使用是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循序渐进的,千万不要强迫孩子使用“我”。

  一、无主语时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表达需求时往往会使用名词或者动词,比如“牛奶”,代表的是“我要喝牛奶”。“抱抱”代表的“我要抱抱”。

  这个时候家长要帮助孩子把扩充完整:(孩子大名)喝牛奶。

  这里格外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一定要说孩子姓名,而不要用“我”,因为这个时候孩子的能力不足以理解“我”的意思,如果强行要用“我”的话,会造成孩子的混淆“我”的概念。

  二、名字时期

  这个时期孩子经常会用自己的名字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如“洋洋喝奶”。

  这里需要格外注意的一点是,全家一定要统一对儿童的名字。不要有的叫“洋洋”有的叫“小洋”有的叫“王洋洋”。尤其是小名和大名不一致的,一定要用大名称呼,以免造成孩子的自我概念混淆。

  三、名字与“我”混搭时期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孩子会将自己的名字和“我”交叉使用。比如:这是谁的衣服?------洋洋的。这个时候,家长可辅助孩子说“我的”,孩子会慢慢更正过来,以此来帮助孩子逐渐从姓名称呼过渡到“我”的称呼。

  四、“我”的正确使用时期

  当孩子可以稳定得使用“我”表达时,可增加“你”的训练。

  比如准备一些孩子喜欢吃的东西,问孩子:你吃还是我吃?

  当孩子说:我吃,就给他。

  当儿童说:你吃,则家长吃掉。

  五、你和他

  沟通当中“你”是指除了自己之外的沟通对象另一方。“他”是指除了沟通对象“我”和“你”之外的其他人。

  孩子,妈妈爸爸三个刚好构成了以我他。

  你我他的项目操作方法:

  孩子与妈妈面对面坐好,爸爸坐在远一点的旁边。

  妈妈用手指指认来示范:你(孩子),我(妈妈),他(爸爸)。

  然后由孩子来指你(妈妈)我(孩子)他(爸爸)

  然后孩子爸爸和妈妈交换位置,即爸爸和孩子面对面,爸爸来指认你(孩子)我(爸爸)她(妈妈)

  自我意识在孩子康复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前五个提高自我意识的项目已经和大家简单的介绍完毕,剩下五个明天再聊。

  【本文作者:曹老师(微信公众号:星儿之家)】